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听音乐 (2)

对他们来说,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钢琴所弹奏出来的都不是优美的乐声,却和敲打字机、电脑没有任何分别,毫无愉悦之感。虽经过我一年多的努力纠正,他们的“进步状况”仍是我教学史上最糟糕的一次。后来,不得已,我必须到他们家做家访,他们家的情景真让我大吃一惊:没有隔音设备的客厅,墙边摆着一架钢琴,隔墙外面是一个占地宽广的工厂,十几部大机器,从早到晚同时不停地响着,父母成天忙在这个工厂里制造成品出售;孩子每天活在噪音里,不但没有音乐可听,就连自己的钢琴声都听不到。我看了之后非常心痛,他们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不惜花费辛苦赚得的钱,却忘记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殊不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因素。这真是个特殊的个案,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多见的。但由此可看出:听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

具备了音乐的“基本装备”——隐形的、内在的——日后一旦接触到音乐学习活动,便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并理解、喜爱音乐。例如:西方许多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如帕莱斯特里那、蒙台威尔第、亨德尔、巴哈、海顿、莫扎特等,在参加教会活动中,从开始担任唱诗班的小歌手到后来成为教会风琴师、指挥、作曲者,在教会的崇拜、赞美歌声中,儿童期的他们受到了许多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为日后的音乐成就奠定了基础。

再举一例,说说世界知名的钢琴家郎朗的一段历史。郎朗的父亲是沈阳空军文工团的首席二胡演奏家,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就像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他的爸爸深更半夜带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去抢占沈阳空军司令部大院里那条被称为“音乐走廊”的宿舍。郎朗就在那里诞生!

“在这栋宿舍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孩子都练琴,要不就练唱歌,是个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大楼。在那里,每天都跟比赛似的,听谁家的琴声响得比别人早了,哪家的孩子进步快了。那个时候感觉弹钢琴挺正常的,因为大家都弹,有谁要是不弹,倒好像有点怪了。后来,我们搬出了那栋大楼,我才知道,还有人不弹琴、不唱歌的!”这是郎朗于二○○六年接受《北京青年周刊》访问时说的一段话。

您注意到了吗?他打在“娘胎”里,就每天听见邻居们不是唱,就是弹,出生后,更是如此。这样的环境,加上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分,使得他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起步就比别人快。

人们也许认为是他爸爸逼得紧,他才容易成功。但您知道吗?日后,他虽然遇到了许多内在、外在的挫折,仍然有很乐观的心态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要弹下去!我就是要弹!然后,他从十一岁开始就不断地参加国际钢琴比赛,而且每次都表现卓越。同时,他也一直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一流的演奏家!

是什么因素和动力使他能如此执著地坚持下来呢?看完他所讲述的在沈阳大院里的故事,我个人觉得:从出生直到和父亲离开沈阳,搬到北京,在他童年那段可塑性最高的八年多时间,沈阳大院的音乐环境,给了他相当充足的音乐养分,那是看不清、说不清,却极其珍贵的“音乐熏陶”!

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其实就这么简单,花费不多,却影响深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