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破解的老问题(2)

其二曰:“老实人吃亏。”

当下,父母经常教育初涉世的子女:“做人不要太老实,老实人吃亏哦。”孩子刚懂事,有些年轻父母常陷入这样的困惑:遇到孩子纠纷,究竟应该教以礼让,还是以牙还牙?假若挨同学揍,应该更狠地回揍他,还是告诉老师?

这也是一种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教育孩子就像囚犯过堂:当老实人挨揍,弄不好自己孩子被打得头破血流;教孩子揍人是学坏,弄不好把别人孩子打得头破血流。不管谁头破血流,自己都要付出代价。不同父母,便有不同策略和博弈,建立不同均衡,养成不同性格。

做老实人真的吃亏。去公共场所办事,老老实实排队吃亏,小滑头耍心眼插队占便宜;单位里,埋头苦干吃亏,拍马屁献殷勤反占便宜;良商卖真货赚不到钱,奸商卖假货次货占便宜;教授真做学问白辛苦,反而剽窃、买文章、忽悠学术的占便宜;本分学生老实考试吃亏,考场作弊的、花钱请“枪手”的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现象,违背人类社会基本的公义原则和秩序性。但为何老实人偏偏吃亏?

“老实人”不是笨人,IQ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做事有操守,一板一眼。老实人是良民,是维护秩序的人。守秩序就吃亏,不守规矩反倒占便宜,这就奇怪了,秩序是啥秩序?黑白颠倒了。

明清以后的数百年,不少中国人顶礼膜拜“乱世枭雄”。这些被崇拜的偶像不是正道上的英雄,譬如秦始皇、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反倒是韦小宝、令狐冲、燕子李三,黄金荣、杜月笙、张大帅、许大马棒、座山雕……他们都是在体制外翻云覆雨的江湖大侠、流氓土匪。这些人大多身处体制之外,也有少数卧底体制之内,却依然按体制外的江湖规矩行事。他们好勇斗狠,手段毒辣,从不创造一分钱财富,却以打家劫舍、坐地分赃、抢夺财富为荣:你种田,他抢粮;你开店,他收保护费;你上路,他剪径;你办事,他揩油;你认真工作,他整人;你拒贿,他捅一刀……老实做事不如打家劫舍,遵纪守法不如舞枪挥拳,慢慢演变成一种凌驾法律秩序之上的惯例,天皇老子奈何不得。如此情此景下,世道维艰,好人自甘堕落,良民被逼梁山,为活命纷纷转而抢劫他人,最终演变成近代以来的社会寄生格局。正如一副楹联悲凉陈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这上联曾在民国被悬赏过下联,至今未有人对出,并非技巧问题,只因内涵太过悲凉,无出其古。

如今武侠鸦片何其多,随便逛逛书摊、书店,在文学网站冲冲浪,或是用电视遥控器扫扫数十个频道,其泛滥不言自明。电视传媒、专家讲学动辄以武侠人做比喻,新人类一代读武侠故事长大,金庸、古龙们崛起而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对语言、文学乃至文化影响至深。枭雄文化的繁荣,恰是一个自诩的五千年文明蜕变的征兆。难道除了靠拳打脚踢,中国人就无法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大侠固然令人羡慕,他不劳动,却很富有,这背后隐藏的秘密大家心知肚明。一个自诩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大国,大家最后非要效法“大侠”不劳而获、巧取豪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