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回归传统医德价值观是医改之本
毫无疑问,当前医德滑坡对民众乃至对社会而言,都是可怕的。“盖医之为道”,在于“续斯人之命”,它维护的是万物之灵的健康,掌控着的是人的生死。同时,医德滑坡更大的危害是对一个民族生存环境的影响。医生只有在真诚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如医生只想着赚钱而没有道德约束,只想着过度治疗、推销药品,则何谈医疗经验的积累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久而久之,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国家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倒退,一个民族医学发展的停顿和医疗环境的恶化。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还人们一个正常的医疗环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无疑是医疗领域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和长时期的探索。正如卫生部原部长高强所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现在还没有灵丹妙药。要像中医一样,把很多味药配在一起,煎出一道药来。”
我们看到,国家和政府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各项医疗制度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如各种降低药价的强制性政策,医疗保险覆盖面的进一步拓宽,国家财政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加大投入等,这正是一直在把很多项政策措施配在一起,试图把这许多味“药”组合,以煎出一味治愈当前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等痼疾的灵丹妙药。这一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在方便百姓看病、整治不良医风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在当前医疗活动的商业化以及在价值观层面上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很难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笔者以为,在卫生部原部长的这个处方中,恰恰缺少了一味主药——中华传统医德及其价值观的回归。只有加进这味主药,再配上各种政策措施作为配药,才能真正煎出一道灵丹妙药来。
传统的中国医者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无疑为中华医学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人心中树立了无比崇高的形象。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坚守着中国传统的医德价值观。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现在医疗领域的一些痼疾正是自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商业社会以来,由于从医者把以“为病家谋幸福”、“悬壶济世、普救苍生”等为终极目标的医德价值观转向了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的商业价值观,从而使医生类似于商人,医疗活动类似于商业活动。正是由于医德价值观的颠覆和蜕变,才造成了当前医疗领域的许多道德乱象。
中国过去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也有商业贸易。那么,为什么过去的医生没有像今天的不良医生一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来行医呢?很简单,是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有信仰,信仰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信仰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医德价值观。但是,自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百年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信仰的迷失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传统文化中的医德价值观自然也就难以对今天的从医者有所约束,当今天的从医者突然间转入市场经济社会以后,看起来像个商人以及由此而引发一系列医德方面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当今社会,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医疗领域的道德乱象,不管什么样的医疗体制改革,不管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出台,其根本方向还是应该有利于中华传统医德的回归,回到中外所共同推崇的医疗行业的一些普世价值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