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上面的四种隐含假设曾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应该是跟它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这种框架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性开辟空间。下面是我总结的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很多人的烦恼来自同时有多个不同的人生目标想实现,但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还有一种是并行模式(见图2-1)。
串行模式:必须在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实现目标A是实现目标B的前提。比如有些人会说他的人生计划是先赚大钱再做慈善。
并行模式: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
这两种模式都暗含着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在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在并行模式中,A和B一起来,就更显得迫切了。无论使用哪种模式,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可能会使我们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忧心忡忡,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那么“目标悬置”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他们把这次改革称为“开环大学”(open loop university)。这无疑是一场“目标悬置”的尝试,原本在大家看来重要而迫切的“拿到大学学位”这个任务变成了一件可以悬置起来、暂不理会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学学习不再是封闭性的,不再是与工作实践分离的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两者是可以灵活地交替展开的。
图2-1
注:实现目标A/B:表示执行目标A/B,直到目标实现;执行目标A/B:执行目标A/B,但并未完成;悬置目标A/B:表示将目标A/B搁置一旁。
目标悬置的思维框架下,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说用十个月里赚的钱来养活另外两个月的自己。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出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需要,我们潜意识里会把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不同的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学科,每一个学科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分支。这种分解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有时候它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利器,但有时候它也会是局限我们思维的阻碍。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因而没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Robert Lang),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接受教育,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去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其实,那时他已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