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住时间的地方

来到北京以后,每个月进电影院的次数,比以往一整年甚至是好几年加起来还要多。后来,看到有人把聚众在一个地方看电影跟古往今来的“离家冲动”联系在一起,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北京这座庞杂而拥堵的城市,网罗了电影领域的许多资源,从资本红利、电影院校到专业人才,统统汇集至此。直到今天,在电影放映方面,北京依然令其他城市羡慕。若是时间充裕,你每天都有院线片以外的电影可看。

如果我们想不只在家中享受电影的美好,也可以在某个秋日的午后,走过满地银杏叶,去寻找那些留住光影的地方。在豪门院线疯狂扩张的今天,这些老地方的留存是难能可贵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电影放映是一片荒蛮,但因为一批年轻策展人的共同努力,影迷能在北京看到《2001太空漫游》,在上海看到费里尼,在杭州看到小川绅介……好电影从来没有远离我们,更不是遥不可及。它们在大洋彼岸,静候着中国人抛出的橄榄枝。

我喜欢超大的放映厅,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影城一厅、大光明电影院以及香港文化中心,我也喜欢相对简单的小放映室,像法国文化中心、日本文化中心甚至是天画画天的放映厅。只要它们制造了银幕的时空,我就找到了留恋的理由。在电影院,我会觉得自己是属于电影本身,属于眼前被放大的银幕,属于一个由黑暗和光亮组成的神秘空间。这张幕布不仅吸纳了我,也吸纳了几十到几百个不等的观众,他们在几个小时不等的时间里,完全属于这部电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