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安于现状中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1)

从现在起,要学会给大脑培养新的匹配模式,让我们用可以实现梦想的方式去生活。

假如你没有积极主动的行动力,就不会实现梦想。

很多时候,在学业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感情问题上,一些年轻人还没有迈出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就已经沦为一个“loser(失败者)”。二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虽然早就已经是法定意义上的成年人,但剥去生理定义后,我们不得不黯然地承认:我们还没有学会长大。

“三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和早期社会环境对他的决定性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能打破惯性思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叫做“模式匹配”的功能,几乎从不直接与环境相互影响。大脑将思维、记忆、情绪和行为冲动融合成无数神经“快照”,然后从中挑选一个,与我们对当前环境的感知进行“匹配”。这是一种高效的运作方法,能保存珍贵的注意力。这就是说,只有不在预先保存好的“快照”里的情景,才会引起我们格外的注意。举个例子说,即使进出某个房间一百次,你都不会留意一盏灯,除非哪天它被挪动了,房间的变化与你大脑中的模式匹配不上了,你或许才会感觉到异常。

要改变思维模式,就得改变大脑固有的模式匹配。但是,出于效率的需要,影响不大的变动,都在大脑模式的容错范围里,当一个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都形成时,只要不遇上颠覆性的模式不匹配,就不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惯性,所以,三岁已经足以看清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因为三岁的孩子,思维模式或性格特征已经大致成型。

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最大的弱点是缺少主动性。经过二十几年的人格塑造后,惯性思维几乎根深蒂固。更多人习惯了等待别人安排工作,等待别人告诉应该做什么。这种情况下,若不能不断地自我反省,很难变得主动起来。

一个德国教授说:“18年前,我第一次在中国给学生上课时,学生对于我带来的这种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上课方式很兴奋,但是他们从来不主动,就好像对知识没有好奇心一样。直到现在,他们还是不习惯在课堂上担当主动的角色。他们只会被动地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少有人主动去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孩的故事:她到公司快三年了,入职比她晚的同事都陆续地升了职,她却原地不动,心里颇不是滋味,于是找到领导理论:

“领导,我有过迟到、早退或违反公司规定吗?”

“没有。”

“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

“当然没有。”

“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升职了,我却一直待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领导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儿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有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你联系一下,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过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