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13-1

何长山回到木庄的时候,赵家已经把人埋了。

这场风波之所以平息得这么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何老钟幕后周旋,二是王贵生变被动为主动。

参谋长和赵家关系不错,何老钟找到参谋长让他出面调解。赵家提出三个条件:一,何长山下台,开除党籍;二,支书由赵家人接任;三,王贵生为大宝娘摔碗打幡,丧葬费也得由他出。三个条件何老钟基本同意。但他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何长山可以下台,党籍必须保留,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何长山带走了珍珍,开除他的党籍不公平。何长山下台是因为他以前和珍珍的风言风语影响不好。作为何长山的长辈和前任,既不能袒护他,也不能冤枉他。何老钟同意支书由赵家人接任,但他让参谋长从赵家的党员中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何老钟说,我们办事既要公平,又要公私分明,我作为一个党员,必须要为全村人负责,支书是上千口子的当家人,不是闹着玩的。参谋长提出让台乱当支书。何老钟笑了笑说,台乱当个大队长凑合,当支书他不合适。参谋长问,台乱不合适,谁合适?何老钟说,李东生。李东生办事虽然不利索,但会糊抹。村里的事,有时候糊抹糊抹也就过去了。李东生是个中间派,他和何家关系不错,和赵家走得也不远。参谋长心里认可何老钟的提议,嘴上却说,要和赵家人商量商量再说。何老钟说,你虽是个外乡人,可在木庄的根儿却不软,一村子的人都拿你当回事,就连我也尊你三分。你就别跟我兜圈子了,你老哥我心里有数,你能做得了赵家的主。何老钟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是笑眯眯的,但参谋长还是听出一种特别的味道。与其说是抬举他这个“外乡人”,还不如说是在提醒他,你一个“外乡人”,村里的事轮不上你说话。参谋长是何等的聪明,他立刻掉转了风向,顺坡下驴了。不过他也不露声色地点了何老钟一下,我一个外乡人,在木庄也就讨口饭吃,承蒙你老哥抬举,我就猪鼻子里插葱——装装象。大宝娘的丧葬费,何老钟认为应该珍珍出,事是因她而起,错的是她,不是她哥。古时候讲株连九族,新社会一人犯错一个人当。参谋长问,珍珍跑了,到哪里找她要丧葬费?何老钟说,不用找她,丧葬费我出。上梁不正下梁歪,村里出了这样的丑事,是当头的责任。长山下台了,这个责任我来负。最后俩人达成了协议:一,何长山下台,保留党籍。二,李东生接任支书,台乱当大队长。三,大宝娘的丧葬费由何老钟出。最后参谋长又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膝下无儿无女,想把四宝带回家抚养。参谋长的要求让何老钟很感动,他随即又补充了一条:大宝爹安排到村北看果园,工分按壮劳力算。四宝享受村里的孤儿待遇,每年补助二十元。

赵家砸了王贵生家的那天晚上,兰香由于气火攻心,早产了。王贵生痛不欲生,第二天早上,就端着铁锹找台乱拼命去了。贵生在大街上悲痛地喊,台乱,赔我的儿子!

兰香早产了儿子,乡亲们都相信,因为兰香一直在哭天喊地要死要活,如果不是没了儿子,她不可能这么悲痛。这件事只有两个人心存怀疑。一是参谋长,二是何老钟。何老钟偷偷对参谋长说,王贵生这个弯弯绕,不定怎么回事呢。参谋长虽然和何老钟是一样的想法,但他却没有附和何老钟的话,他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个外乡人,别人能说的话,自己不一定能说。

台乱吓坏了!他没有想到,自己打抱不平闹出了人命。王贵生前两个都是闺女,这一胎做梦都在盼着生儿子。好不容易怀了儿子,又早产了,这个仇可是结大了。

台乱被王贵生追得到处跑,别说管大宝家的事了,他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珍珍逃婚害大宝娘上了吊,赵家闹事害死了王贵生的儿子,两家的冤仇也算扯平了。赵家没有了台乱撑着,也就群龙无首了。由于天太热,棺材里的人已经发了,在参谋长的说和下,赵家仓促地把人埋了。

人已入土,事情也算了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