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画的眼睛2》与印象派的诀别

从绘画表现角度来看,雷诺阿丰富多彩的绘画世界不仅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而且与印象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直到1880年以后才确立了具有特色的红色基调。在这以前,他有10年时间是和印象主义画派结合在一起的。他通过印象主义阶段和后来又脱离出来的过程,形成了这种丰富而和谐的色彩风格。

印象主义运动对于雷诺阿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钢琴前的少女》一画的补色关系以及那些不受形体约束的自由笔触,都是在他的印象主义时期形成的。然而,他在1870年前后的代表作《红磨坊街的舞会》以及同时期的《秋千》等作品,虽然描绘了印象派特有的主题——阳光下的风景,但他还是在画中安排了他所喜欢的人物形象。他曾尝试画过一些像莫奈、西斯莱一样的纯风景画,但最终他还是喜欢表现那些肤色艳丽的女性。

他曾坦率地说过,自己本质上是一位人物画家,所以其后来和印象主义的分手是必然的。

雷诺阿在晚年时曾对他的友人、画商弗拉尔说:在1883年前后,我发现我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个难题。如果继续追求印象主义,也许最终我不仅不会作油画,而且连素描也难以得心应手了。总之我发现我走进了死胡同。

这位在印象派画家中也能算多产的雷诺阿,生来好像就是要作画的。然而他的“也许最终我不仅不会作油画,而且连素描也难以得心应手”的担心是认真的。这是雷诺阿漫长艺术生涯中出现的唯一一次危机。

这次危机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他人物画家的气质与印象主义技法的矛盾造成的。印象主义的“色彩分割”技法是为了还原色彩的鲜度,所以它不得不牺牲对物体的重量感、形体感的描绘。即使是人物,在画中也和空中的云一样融化在阳光里而失去了身体的存在。莫奈的《撑阳伞的少女》就是用印象派手法描绘人物的典型。事实上,莫奈自《撑阳伞的少女》 一画完成以后,就基本上不再画人物画了。雷诺阿如果也选择莫奈的道路,当然不至于走入“死胡同”吧。而且他在1870年前后已画过不少类似于莫奈的风景画。但是最终他并没有选择这条路。

莫奈把所有的赌注下在视觉发现上,而雷诺阿则追求表现出“用手能抚摸”的肉体真实感。

因此,雷诺阿为了走出这条“死胡同”,不得不放弃了印象派的色彩分割技法,否定单以笔触来覆盖画面的绘画风格,在画面上重新恢复对形体的精确描绘。

从1884年到1887年,他用了很长时间来作这样的绘画尝试,他的《浴女们》就是这种尝试的结果。

人们一般称雷诺阿这个表现形体的时期为“安格尔时期”。因为那幅《浴女们》确实会使人联想起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土耳其浴女》,浴女们的轮廓极为严谨,而且明显地与背景脱离。雷诺阿虽然表现出了肉体的形态,但由于与背景过于脱节,所以还是失去了他后来的那种肉体的圆润感,使人感到有点为造型而造型的冷漠。

当然,雷诺阿对此也是有所感触的。他为完成那幅《浴女们》花费了3年时间,这说明他自己对那幅画也总不满意。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以这样生硬的线描来作画了。总而言之,“安格尔时期”在雷诺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但那是他与印象派诀别的必经之路。雷诺阿与印象派分道扬镳后,终于找到了用色彩来表现质感的独特艺术风格。雷诺阿不仅画出了人物“能够抚摸”的真实感,而且以同样的色彩把人物与背景统一起来,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1892年的这幅《钢琴前的少女》就是这种艺术风格的最好典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