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仁义受命西征 (2)

当项羽主动选择北上攻打章邯的主力部队时,西征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刘邦的身上。大家都明白,尽管西征是一件很艰险的事,却也不是人人都能担负的重任。由于进入了关中,就意味着建立了灭秦首功。因为刘邦的人缘非常好,在讨论由谁担任西征大元帅时,不论是“项家军”还是“宋家军”,都一致推荐刘邦。

既然项羽主动放弃了西征的任务而选择了北上救赵,大家就理所当然地支持刘邦出任西征军的大元帅了。

虽然“宋家军”也大多投了刘邦的票,但在投这一票时,“宋家军”也没忘打击一下他们心目中的政敌——项羽。所以,在他们暗中联名向楚怀王提议由刘邦出任西征军大元帅时,也毫不掩饰地表示出对项羽的意见。

“宋家军”的领袖人物宋义,与“项家军”之间本并没有大的利害冲突。宋义之所以把“项家军”树为“政敌”,是因为在项梁和章邯会战时,项梁没有听从宋义的劝告而导致了兵败,所以宋义就瞧不起“项家军”了。凡是“项家军”的人,他都会习惯性地打击一下,以此证明自己的远见卓识。这是一种心胸狭窄的表现,从后来北上救赵的过程中,更可以看清宋义的这种心胸狭窄的真面目。这也是他在别人生死关头见死不救,在章邯大军面前几十天按兵不动的原因。

项羽为人剽悍,生性残忍,攻打襄城时,破城之日,他活埋了襄城投降秦军,无一幸免。他曾攻打过的地区,也都残杀过重,所以在秦国人民心目中,项羽是位凶残无比的恶棍。民间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老籍子”(项羽名籍,字羽)。据说谁家的孩子哭闹时,只要大人唬一声“老籍子来了”,孩子就不敢再哭了。

西征途中,经过的均是楚秦会战的重要战场,陈胜和项梁在这些地方都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倘若再派项羽前往,势必会遭到更顽强的抵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应该派遣一位有长者风度的将领,向秦国人民展示楚国治军的风范。长久以来,秦国人民对他们君王过分严苛的执政方式,早已深恶痛绝,这时如果有位心怀仁义的长者前往,不以残暴的方式对待他们,反而能松懈他们的反抗心理,这样就容易进入关中了。

以此来看,大度宽厚的刘邦当然是最合适的人了。

所以,楚怀王决定,由项羽随同宋义北上对抗章邯,解除巨鹿之围,援助赵国;刘邦出任西征大元帅,向西收编陈胜和项梁失败后残留的军团,并汇集力量,准备攻入关中。

阅读启示

在夹缝中表现,在困境中生存,刘邦投靠“项家军”后处处受到他人牵制,而他隐忍不发,只求在战场上立功。他又以宽容的胸怀待人,颇得人心。真乃“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必成大事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