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钱与快乐不可兼得(3)

知识与技能成为直接消费品

2012年年底,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脱口秀节目,上线不久,节目点击量成倍增长,吸引了大量粉丝,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产品。《罗辑思维》的出现与流行使得整个社会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崇拜,不仅打造了知识社群的概念,还成功地把知识变成一种大众消费品。两年之后,整个《罗辑思维》又推出名为《得到》的手机应用,将自己定位为“知识服务商”,把大量优秀的知识拥有者推到台前,让他们成为知识生产商,自己则从中分得利润。

2015年,果壳网,一个泛科技主题的网站,开创性地推出了一款专注于知识与技能分享的手机应用,叫作《在行》。通过《在行》,用户可以找到各行各业的优秀精英,并通过付费见面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与经验。《在行》一推出便受到欢迎,很多用户都愿意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来约行家见面。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市场已经成熟到愿意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付费。

2016年,果壳网又推出了一款名为《分答》的付费问答产品,以语音问答的方式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交易。《分答》的成功远远超过了《在行》,据果壳网CEO姬十三透露,《分答》仅仅上线43天,便拥有了100万付费用户,总交易额超过1800万元。在此之后,很多类似的问答、知识付费产品相继出现。

《罗辑思维》和《分答》的巨大成功意味着知识不再是廉价和免费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渐渐深入人心,知识和经验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有巨大的需求等着被填补,因此,知识服务行业会继续保持高势头的发展态势,并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进入此行业。

服务行业将成为最大的产业,共享经济开始流行

2015年,中国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50%,而且这个比重会持续增加,逐渐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未来还将有大量人才涌入以教育、健康娱乐、文化、艺术、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与工业相比,服务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涉及生产,交换的大多为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不存在大规模生产,没有很长的产业链,也不需要大规模合作,很多情况下,个人甚至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提到共享经济,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美国的空房出租网站Airbnb和搭车软件Uber(优步)。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一个颠覆者的角色在交通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Airbnb则在住宿业内异军突起,不仅对传统酒店行业构成巨大威胁,还成为一种新的旅行文化。

Uber和Airbnb的成功带动了共享经济的流行,它的本质则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共享经济正在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互联网的新力量,而共享的内容也从闲置的空间和物品延展到闲置的时间和技能。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已位居各行业经济第五名,约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350亿美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