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刮来的“斜杠青年”风(1)

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埃尔博尔(MarciAlboher)写了一本书,叫作《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写这本书是因为她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纽约很多人都拥有不止一种身份,每当遇到“你是做什么的”之类的问题时,他们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用一个完整的词来介绍自己的身份,而是选择用“斜杠”来区分不同的身份,于是她为这些人创造了一个新词——“斜杠青年”(Slasher)。在书中,玛希·埃尔博尔给出了许多真实的案例,例如:

Sanjay Gupta(桑贾伊·古普塔),神经外科医生/CNN新闻记者

Carrie Lane(卡丽·莱恩),艺术顾问/普拉提教练

Dan Milstein(丹·米尔斯坦),计算机程序员/戏剧导演

Ronald Hoffmann(罗纳尔·霍夫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诗人/剧作家

Robert Childs(罗伯特·蔡尔兹),心理治疗师/小提琴制作人

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斜杠现象(The Slash Effect),即越来越多的人用与爱好和业余生活相关的身份而不仅仅是工作中的职位来定义自己。工作只告诉他人你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维持生计,工作外的身份则体现了你是谁,喜欢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玛希·埃尔博尔认为用这种方式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体,而且相比传统的单一职业方式,多重身份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更加满足和充实,在保持收入的同时还能追求和发展更多的爱好,使生活和工作获得双重成功。

关于“斜杠青年”,很多人存在着误解,以为“斜杠青年”就是拥有几份兼职,有的则把它等同于没有稳定收入的自由职业,我甚至还会听到类似“增加一个兼职会不会忙不过来”,“‘斜杠青年’会不会影响本职工作”,以及“如何保证收入来源”的问题。

尽管在那些大家所熟知的“斜杠青年”故事中,主人公似乎都因为多重身份而拥有了多重收入,然而成为“斜杠青年”的核心目的并不是为了拥有额外收入,甚至也不是为了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是为了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即便你有固定的工作,即便有些身份并不能给你带来收入,这些都不影响你成为“斜杠青年”。事实上,玛希·埃尔博尔自己就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她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的副总裁,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斜杠青年”,因为她还同时拥有作家、演说家和人生教练等其他身份。而今年因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而获得第七十四届雨果奖的郝景芳也是一位拥有一份固定工作的业余作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