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之父——比尔·盖茨(2)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相识是在湖滨中学读书的时候。保罗·艾伦的父亲是一名图书管理员,所以他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脑书籍。后来保罗·艾伦遇到了比尔·盖茨,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常常在一起交流兴趣爱好。那时候电脑刚刚兴起,价格相当昂贵,但是湖滨中学还是花巨资在学校装了一台电脑,为的就是让学生们领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自从学校里有了电脑,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就如鱼得水,他们经常偷偷溜到学校的电脑室去研究电脑,谈论电脑的各种话题。但是,因为学校里只有一台电脑,而想要去接触电脑的同学却很多,所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希望多多接触研究电脑的愿望并不能达成,这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颇为困扰。

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接触电脑的时间,两人便应征去一家电脑公司帮忙找出电脑程序中的错误。在找错误的过程中,他们对电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甚至还可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不久,关于湖滨中学电脑神童的故事就越传越远,不断有电脑公司找他们帮忙,两个人成了小有名气的电脑专家。

有一次,为了验证自己开发的程序,比尔·盖茨悄悄地潜入学校的电脑机房,把程序装在连接了网络的电脑上,让这种程序传往全国网络,却没料到连在网络上的电脑在几分钟后全部停机。比尔·盖茨为此受到了一次最严厉的惩罚——立下以后不准接触电脑的誓言。

但是一年以后,随着一份工作的到来,这个誓言被终止——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慕名让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设计程序,两个少年欣然应允。后来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多,两个人对电脑的认知也越来越丰富。

行动:抓住机遇立即付诸行动

1971年,升入华盛顿大学的保罗·艾伦向比尔·盖茨提议创建一家数据公司,比尔·盖茨欣然同意。为了筹集资金,两个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别人设计程序,第一笔生意让他们赚到了2万美元。但是这只是两个人走上创业之路的开始。

1973年,比尔·盖茨考上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但是这种生活让他觉得十分苦闷,他依然向往那些同保罗·艾伦一起钻研电脑的日子。当然,保罗·艾伦在周末的时候也时常来探望他,同他说起当今电脑发展的状况。这一天,保罗·艾伦拿着一张关于微型电脑的图片找到比尔·盖茨,两个人特别兴奋。他们预感到微型电脑即将会像电视一样普及,但是如果没有程序的支持,电脑的存在就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开发程序必然是一件迫在眉睫也是商机无限的事情。

在这种信念的鼓励下,他们一起研发出了第一个游戏程序——登上月球,这个游戏被新墨西哥州的微型电脑公司买下,两个人兴奋不已。他们都意识到电脑软件开发的春天来了,这时候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做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于是在1975年,读大四的保罗·艾伦和读大二的比尔·盖茨一起退了学,正式走上了软件开发之路。

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的一家名为“微软”的电脑软件公司在亚帕克基市一个小旅馆里成立了,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比尔·盖茨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道:“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我当时不去抓住机会而是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超前的意识和敏锐的眼光让比尔·盖茨立刻行动起来,尽管他那时候还不到20岁!

在最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微软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卖他们开发的BASIC软件,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在1977年,他们把微软公司搬到了距离西雅图不远处的雷德蒙德,继续开发计算机编程软件。虽然当时做计算机编程软件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在当时大多数软件都是免费的,极少有人把这种事情当作事业去经营,微软是当时极少的几家真正把编程软件工作做下去的公司之一。虽然获利不多,但是比尔·盖茨依然相信只要一直做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

雄心:把微软营造成一个软件王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