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康格夫人 (3)

“从帮助中国人解决困难的角度来说,他们做得不错。为了救鸽子,我们的如来佛不还割肉喂鹰吗?但是,为什么他们要劝我们信基督呢?我们欢迎他们来帮助我们,但他们不该强迫我们改变信仰。义和团的兴起你知道吗?这与中国的洋教徒有很大关系。洋教徒们对义和团的这些人很不好,义和团就去复仇。不过,义和团也都是群没读过书的人,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只想发财,还在京城杀人放火,看着有钱的屋子他们都进去抢,都去烧。中国的洋教徒横行乡里,搜刮民脂民膏,而那些教士为了沾光还要去护短。犯了法的洋教徒在衙门里是不跪的,他们甚至还藐视官员,不肯遵守中国的法律,但那些教士们都偏听一词,不管对错,都要官府放了他们的教徒。你还记得你父亲以前定下的一些对待教士的条文吗?有人因为生活艰难才去信教,但那都是下等人,上等人是断断不会信的。”说完这些话,太后环顾了四周,声音放低了下来:“康有为叫皇帝信教,哼!只要我还一天活着,他就别想做到。我也承认,人家的海军、陆军、机械都比我们强,但要是论到文明,我们才是最好的。许多人说义和团之乱是朝廷串通好了义和团,事实并非如此。乱事发生后我们马上派兵镇压,只是这些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当时我决定留下来,我都已经那么老了,是死是活又怎么样呢?端王他们都劝我走,让我乔装离开,但我很生气地拒绝了。再回到宫里时,外面就多了很多关于我出走的传说,说我离开时坐了一辆破骡车,穿着老仆的服饰,还说那奴才穿了我的衣服,坐着我的轿子从另一个门出去了。编排这些故事的人不得而知,但这些故事肯定很受欢迎,自然还会流传到外国。

“我孤苦伶仃地离开了皇宫,宫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我走,还有一些在我主意未决时就已经不见人影了。也有人没走,但已经什么事都不做了,只在那看我笑话。我决定问问到底有没有人愿意跟我走:

“‘现在看大家自己的想法了,想跟我的就跟,不想跟的就走吧。’那真让人伤心啊,愿意跟我走的人那么少,算下来就17个太监、两个嬷嬷和一个宫女,那个宫女就是小珠,这些人说我到哪他们就跟到哪。我有3000个太监啊,可是他们都没影了,他们打碎了我珍贵的花瓶,那些花瓶当着我的面碎在了石板上,他们知道我已经来不及惩罚他们了,时间紧急,我们也要马上动身。情急之下,我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向历代祖宗祷告,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我,那些愿意跟我走的人都和我一同跪下祷告。和我同走的唯一亲属就是皇后,我还有一个近亲,平时我对她几乎有求必应,可那次她也把我抛弃了。我知道她的心思,她肯定想着外国兵、军队会把我们抓住砍头。

“大约过了7天,我派一个太监回北京看看还有谁在,这个近亲就问,我们有没有被外国兵追到?我有没有死什么的。再后来,她的房子给日本兵占了,她没地方住了,倒是想起来要跟着我了——我不知道日本兵占领他们房子时他们怎么跑掉的。有一天——那时我们还住在一间乡下的小屋里,她和她丈夫来了,哭哭啼啼地跟我说,她如何如何想念我,还说她其实一直都在担心我的平安。不过,我已经不信她的话了,就很干脆地对她说我再也不会信她了,以后她便不来了。那时候我们很辛苦,太阳还没出来便要上路,天黑了才能找个村子落脚。上了年纪又重新经历一遍苦,我想你也会为我心酸的。

“皇帝和皇后坐着骡车。一路上,我都在祷告,求祖宗保佑,但皇帝却从来不开金口。有一天突然下了很大的雨,几个轿夫不乐意受苦就跑了,还死了几头骡子。小太监们偏偏还不知轻重,跟当地的县令要求置办这置办那的,县令跪在地上说一切照办。我对这事很生气。那种情形下,我们要懂得知足,怎么还能要求这要求那呢?我惩罚了那几个太监,却没想到他们也跑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