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8)

林海宁大感意外地:“你对中国现代史这么熟?”

“不熟。”

“那你怎么知道蒋介石枪毙了王天培?我想除了历史学家,没有多少人还知道,蒋介石枪毙过的王天培。”

“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是,王天培是我外公的表哥。”

林海宁也笑了。

柳莺又问:“你这次去贵州,是要去看黄果树的大瀑布?”

“不是,我这次去,是去六盘水当志愿人员。”

柳莺惊讶地朝他看了一会儿,才说:“我倒是很想去黄果树,看看那儿的大瀑布。”

“你要是去,一定事先通知我一下,我一定会请假陪你。”

“到时候再说吧!你要在那儿待多久?”

“初定一年。”

“这一年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希望这样。”

要不是柳莺及时的提醒,林海宁肯定会误机。林海宁离开前,又向她提出,留个电话号码,可柳莺还是坚持,要他留下电话号码。

“你会不会再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丢了?”

柳莺望着林海宁,笑道:“我想,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吧!”

林海宁把电话留下后,看了一下手表,离起飞时间只剩下十分钟,他立即起身,跑着赶到登机口时,只剩下他一个旅客,他检完票,一进机舱,舱门就被空姐关上,三分钟后,飞机开始起飞。同去的几位志愿者和他开玩笑地说,他们以为他被那绝世美人迷住了,临阵脱逃了。

林海宁一到贵州就被团市委用汽车接到六盘水市,在招待所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在当地团委的办公楼里,开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会后,他被宣布分配到山阳乡的卫生院。他拖着行李箱,跟着一位年轻的女办事员从会议室里走出来,来到一辆面包车前,准备上车时,身上的手机响了。

他赶忙停下掏出手机一看,不是柳莺,而是傅莹打来的电话,脸上显得有些失望,他只是简单地把要去的地点告诉傅莹后,就把手机关了,钻进车内。

一离开六盘水市,面包车就沿着盘旋的山间公路行驶,车上还有两个支教的志愿者,他们都兴致勃勃地贴在窗旁,看着沿途的旖旎风光,唯独林海宁无动于衷地思索着,脑际里不断浮现出在机场和柳莺见面的情景,回忆着每句话,每个细节,推测着,柳莺是否会给他来电。现在,他最盼望的就是能够听到柳莺的声音。

忽然,林海宁的手机响了,急忙掏出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他立即意识到,可能是柳莺的来电,接听之后,果然不错,但他仍然难以抑制喜出望外的激动。

“眼下您在哪儿?”柳莺问。

林海宁发现信号不好,便高声道:“我正在通往山阳镇的车上……”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信号就断了,他着急地朝司机叫道:“司机同志,请停一停!”

司机刚把车停住,林海宁便拉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朝着高处狂奔,他奔上高坡时,电话又有了信号。

“我的话,你听到了吗?”

林海宁喘息着道:“听到了,要是你再不打电话,我就收不到你的电话了。”

“你怎么喘得这么厉害?”

“车子正在朝山下开,你的电话一断,我就跳下车,往山上跑。”

“你到那儿的联系地址能告诉我吗?”

“山阳乡卫生院,听说大山里移动通讯的信号不好,但那儿有电话,你可以给我打电话,号码是……

“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林海宁重复了一遍,还想说时,电话断了。他焦急地看着嘟嘟叫着的手机——马上查阅来电显示,按着手机上的按键。然而,接连按了几次,都是忙音。

许久,他焦急地朝山下一看,那辆停在下面的面包车的司机和两位志愿者,全都下车等在那儿,朝他看着。他只能无奈地离开高坡,回到面包车上。

柳莺是在商务楼内的长途电话亭里给林海宁打的电话。她听得很清,不是不清,当她记下林海宁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后,故意、果断地挂断电话,她不想和林海宁多说什么。当她想到,此时此刻,林海宁一定是焦急万分,不停地揿按手机时,隐隐流露出得意的神色。

柳莺刚从商务楼内出来,手机响了,她从包里掏出手机听着,她有手机,而且是很新的一款,但对林海宁隐瞒了她有手机。

“是柳小姐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