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墨》第四部分 A(6)

店主迅速跑了过去,肖意和他的老婆站在木凳上将画展开,店主蹲在地上两手托着底边,清晰的画面立刻映入我的眼帘,仍是简笔画,一位年轻的和尚坐着诵经。这么大的画卷,没有特殊的因缘是不可能得到的。

果然,肖意跟老婆一边卷着画一边说:“当年师傅建寺庙的时候,我在他的身边全天奉陪,有天我冒雨来天浦县帮他办建寺手续,全身都淋透了,见了领导,我灵机一动说:‘领导啊,我知道您不信佛,可您也不能得罪佛吧?现在建寺的手续不全,佛没地方住,要是佛怪罪下来,给我们降点灾祸,怕是草民们都承担不起呢。’领导看看我,沉思了一会儿,就把建寺的手续批了。这之前,师傅派人跑了多少趟都没把建寺的手续批下来。回来后,师傅正在为邺市的精忠寺画这幅画,见我浑身湿着进来,又把建寺的手续办成了,师傅感动得挥笔又为我画了一幅,与前一幅一模一样,师傅画好就送给我了,他身边的小和尚嘀咕:‘师傅怎么把这么重要的画送给他了?’师傅回答:‘这是他的缘分。’这幅画可说是国宝,天下只有两幅。我绝不会轻易出手卖它,要饭吃都不会卖。”

这时,店主炫耀地问我:“怎么样,山僧的画不比木月文差吧?”

我未置可否,二者似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他们生前是好友。

店主又问:“你想买山僧的哪幅画?除了这幅大画,你要哪幅我们都可以卖给你,价格还优惠。”

我笑而不语。

肖意接话说:“现在买最划算,等我们把价格炒上去了,你在这里花几千元就不可能买到画了。跟你说,东南亚那边专门有画商到这里买山僧的画,那边的有钱人多,又信佛,一幅画卖到几十万呢。”

店主凑过来说:“为了收山僧的画,我不知花了多少钱了。猛虎岭那一片的老百姓,靠着山僧的画盖了房子,有次我去那里收购山僧的画,有个老乡一下子拿出了一摞子,条件是要我为他盖三间房。山僧活着时有求必应,民间流传的画作不下两万幅。”

“有赝品吗?”我问。

“多呢。不过你在我们这里买,保证不会有假。”肖意拍了拍胸脯。

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家墙上悬挂的一幅字上,上写“可夺天工之意”,是山僧的手迹。

肖意立刻心领神会介绍:“这是师傅生前为我写的。”

是山僧生前对肖意模仿他的画而给予的肯定吗?……我不好细问,想起店主跟我介绍过的山僧对他的一番评语,忽然觉得很多东西如果不深临其境就会让人感到离谱。

我做出要走的样子,店主只好陪我出门,肖意也跟了出来,上车前,店主仍跟肖意的老婆说:“你天生就长个菩萨相,等着发菩萨财吧。” 

到了天浦县城,我就下车了,店主有点遗憾地看着我问:“如果你在做书画生意,我劝你还是买几幅山僧的画吧,这里便宜,你在别处是买不到的,即便买到了,也很可能是赝品。”

我笑笑,跟店主挥挥手说:“我再看看,如果真买的话,我一定选择你这里。”又问:“这里还有谁能模仿山僧的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