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5年,约翰·济慈出生于一个小业主家,自幼喜爱文学,当过药剂师的学徒。父母在他年少时相继去世,这对济慈的人生影响颇大。后来,济慈得到了医生执照。在行医的同时,他通读了斯宾塞、莎士比亚、荷马、弥尔顿等文学家的著作。在这些著作的影响下,济慈放弃了行医,开始了文学创作。
济慈二十一岁时在报上发表了第一部诗作《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第二年,济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受到了一些好评。其中,济慈的一首《睡与诗》,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在完成了《恩底弥翁》后,济慈开始在英伦三岛之间旅游,亲身感悟大自然的壮美。但等待他归来的却是一系列的不幸:身患肺结核,兄弟去世,贫困交加,陷入与年轻女邻居范尼无望的爱情。这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促使济慈的情感走向成熟,并在此后的几年里,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1818年,济慈出版了长诗《恩底弥翁》,该诗以希腊神话为蓝本,记述了牧人恩底弥翁寻找热恋的月光女神的过程。济慈也以此象征了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接下来的两年,是济慈的创作高峰,接连创作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等著名长诗,以及脍炙人口的《夜茑颂》《希腊古翁颂》等名篇。
虽然济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成就,但他的身体状况却日益恶化。1820年,济慈开始咯血,深知自己病情的济慈不再与范尼接触,但热烈的爱恋使他每天仍给她写信,即使两人只有一墙之隔。在医生的建议下,济慈来到罗马养病,却就此客死他乡,被安葬在清教徒公墓。范尼为他服丧长达七年。
济慈的作品特点
诗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神秘的上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典故结合在一起。诗歌善于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都转化成绝美的文字,能够写透人乃至动物的心灵。在这些特点下,作品总是色彩绚丽,意象丰富而富于美感。
富于乐感的华丽辞藻,生动逼真、寓意深刻的意象,使作品鲜明、具体。作品所写的景物栩栩如生,语言极为优雅灵秀,这方面受济慈追求美感而逃避现实的思想影响。
济慈的代表作《希腊古瓮颂》
这首诗描绘了古瓮上被艺术家所凝固的画面,在济慈眼里,这些永恒的图画比现实生活更美。同时,济慈也借此将艺术的永恒和人类激情的短暂进行了对比。该诗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古瓮进行了审视,最终济慈将古瓮看作人类的朋友,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思想:“美即是真,真即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