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百年(11)

恬静的晚年

离开办公室,我就回到家里,在这间小书房看报、看书。这个房间只有九平方米,放上书架后,再放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一个茶几,余下的空间就很少了。两椅一几,我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就这样度过我们恬静的晚年。

从来北京开始,我和老伴都是每天上午10点喝茶,有时也喝咖啡。喝茶的时候,我们“举杯齐眉”,这是互相尊重的一种表达,当然也是好玩的。张允和的眼睛不好,看不见了。她是中国第一批换晶体的。我后来也患了白内障,也换了晶体。

沈从文与张兆和

晚年,我们和沈从文、张兆和往来比较多。

解放前,沈从文是搞文学的。他很了不起,他小学都没有毕业,全靠自修。他没有去过法国,但他写的小说有法国小说的味道。中国的白话小说,在他笔下成熟了。解放后他不能搞文学了,他就研究古代服饰。

沈从文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一看到什么重要材料,立刻记下来。后来他就写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张兆和是《中国文学》杂志的编辑,她工作得很好,离开编辑部时,主编说:“张兆和离开,我们就很不方便。”

沈从文去世以后,张兆和就整理他的东西,她的儿子也帮忙,家里变成一个编辑部。

残酷的自然规律

张允和享年93岁。她在2002年8月14日忽然去世,去世前一天晚上还有朋友来拍照,第二天发病就去世了。她的骨灰埋在北京门头沟观涧台的一棵花树根下。“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允和的去世,对我是晴天霹雳。我们结婚70年,从没想过会有一天二人之中少了一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一时透不过气来。

有位哲学家说过:“人如果都不死,人类就不能进化。”残酷的进化论!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