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迫感,是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紧张情绪。
这种感觉是行为产生的要素,是执行的前提。它是一种对自己或组织的未来负责任的认真态度,是一种对使命必达的高度认同。
第一节 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
华为公司是中国IT业的典范,是世界电信领域的领军企业,但华为人一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感。早在2001年3月,在公司上一财政年度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位居中国电子百强首位之时,公司董事长任正非却以一篇《华为的冬天》向员工乃至IT行业敲响了警钟: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危机的人太少,危机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任正非对员工们的谆谆教诲很快成为现实,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见证了“寒冬”离“盛夏”很近的警告,这篇文章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广为流传,“冬天”自此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因为华为有这种紧迫感,所以他们在巨大的成功面前不敢兴高采烈;因为有这样的紧迫感,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也能够居安思危。
紧迫感使华为人有了未雨绸缪的智慧,面对不断壮大的经济实体,华为人的紧迫感造就了他们的危机意识。他们更多地思考过去的失败,并以此作为成功的基石。由此看来,华为做到今天的这个成就,是和华为自身的紧迫感分不开的。
比尔?盖茨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随时提醒微软员工:IT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不前进就会灭亡。
随着企业的日益强大,比尔?盖茨的危机感却日益严重。他提出的警告也变成了:“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行业巨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日本松下公司内,随处可见泰坦尼克号撞向冰山的图画,为的是让公司员工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
当然,同样具备这种紧迫感的,还有国内IT界另一个闪亮的明星人物——百度公司老板李彦宏。他告诫下属:“现在中国互联网还在早期阶段,网民队伍还在迅速扩大,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市场、新的需求,颠覆我们现在的模式。把握不好,百度很快就会走下坡路。”“百度距离破产只有30天!”这是李彦宏经常说的话。
中国汽车行业的黑马、奇瑞的“掌门人”尹同耀这样说:“如果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那么奇瑞离破产只有18天。”
成功的企业不是偶然的,我们经常能在知名企业身上发现共同点。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使他们从不敢放松前进的脚步;正是这样的紧迫感,使各界的上层精英领导自己的企业勇往直前,实现持续增长。
“离破产只有××天!”这绝不仅仅是危言耸听。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放在如今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当面对一个任务、一项工作、一个挑战时,你自然会增加自己的紧迫感,然后大声地说出那句话——“没有任何借口!”
第二节保持紧迫感是对自己负责
我们已经知道了保持紧迫感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那么,紧迫感是怎么培养的?让我们先看看西点军校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