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冯玉祥 杀害吉鸿昌(1)

长城抗战失败以后,由热河退到察哈尔省的抗日义勇军、抗日救国军,总数约十余万,仅吃、喝二事,就使何应钦焦头烂额。而日本侵略者对这么多抗日武装的存在更恨之入骨,但又噬脐不及,便向何应钦施加压力,假国民政府之手,瓦解这批民众抗日武装。何应钦将民众抗日武装目之为“匪”,既不提供衣食,又不准其抗日,企图任他们自生自灭。此时,恰遇冯玉祥在共产党员吉鸿昌、宣侠父、张存实等的支持下,招集旧部,训练抗日武装。冯玉祥公开树起抗日的大旗,也得到时任察哈尔省主席的东北军将领宋哲元及其部将的支持,各地民众抗日武装纷纷前来投靠,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长城抗战紧张之时,方振武将军响应冯玉祥的号召,由山西南部徒步率部抵达河北邯郸,要求支持长城抗战。但何应钦不仅拒绝拨给火车,又强令方部服从改编,才能加入长城抗战。方振武一怒之下,率主力冲破何应钦的阻挠,进驻宣化,准备配合冯玉祥独立抗日。一时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声威大震。何应钦对民众抗日武装的壮大十分害怕,他对黄绍竑说:“老冯这个家伙野心很大,抗战不过是用来掩护的名词,以后如何发展,如何收拾,很成问题。”

何应钦为了削弱冯玉祥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惜在冯玉祥联络的部队之间纵横捭阖,说项依刘。当他听说冯玉祥派张允荣去说服驻察东赤城、龙关一带的孙殿英部参加抗日时,便派遣北平军分会政训处长、复兴社特务刘健群和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前去拉拢孙殿英,以察哈尔省主席的职务为诱饵,要孙殿英以武力驱逐冯玉祥的部队离开察哈尔。孙虽碍于情面,难以对冯下手,但从此对联合抗日之事仅以空言敷衍搪塞。与此同时,另一拥有武装的冯占海已在张家口向冯玉祥表示愿一致抗日,何应钦通过其舅父、时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张作相游说,使冯占海转而投靠何应钦,疏远冯玉祥。

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通电就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通电中表示:“率领志同道合之战士及民众,结成抗日战线,武装保卫察省,进而收复失地,求取中国独立自由。”其时,所部已达八万余人。通电一出,佟麟阁、吉鸿昌等14将领和抗日救国军总指挥方振武等均通电响应,愿在冯玉祥领导下,“胜则为少康之一旅,败则为田横之五百”。何应钦则认为冯是“宣传赤化”,谋夺宋哲元的地盘。6月初,当日寇以伪军张海鹏部为主力进攻冯玉祥时,何应钦不仅不支持冯抵抗,反而数次派人威胁,要冯“取消抗日同盟军名义,停止抗日军事行动”,“万勿以抗日再招来第二个《塘沽协定》。”遭到冯玉祥严词拒绝后,何应钦又利用阎锡山以“引而不发”之策相威逼。何指示阎频频调动山西的孙楚、赵承绶等部,表示不唯不与冯合作,似将对冯有所动作;另一方面,委派庞炳勋为察省“剿匪”总司令,开向平绥路。何应钦在军事上掣肘的同时,又开动北平军分会的宣传机器,将此次日伪军进犯察省,归咎于冯玉祥抗日。

1933年六七月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已发展到十多万人,在吉鸿昌、方振武等的指挥下,分兵三路,先后收复日伪军侵占的康保、宝昌、沽源,并一举攻占日军2000余人防守的重镇多伦,终将察哈尔省的日伪军悉数驱逐出境。抗日同盟军的壮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中共领导的平绥铁路工人,组织交通团,积极配合吉鸿昌收复多伦的战斗。上海各界抗日联合会、北平各界抗日联合会、华北青年抗日同盟会以及江苏、广东、福建、湖北、天津和西南各省的抗日救国团体,竞相致电祝贺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的重大胜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