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残酷的挣扎 1

70年代出生的人很矛盾。他们自小接受的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却在成年后被投放到了市场经济的试验场。精神和物质从苍白匮乏走入极大丰富,也将他们卷裹着流向一条保守与解放交汇的河流。于是他们崇拜英雄,又厌恶权威;享受自由,又恐惧孤独;尊重生活,又嘲笑自我。他们是解构主义真正的拥趸。相比之下,80年代出生的人更懂得如何将个体的欲望合理化,无论是意志,还是感官。他们对各种社会奇观总是拥有强大的包容,同时又将自我定为世界的起点。

《小鸡捉老鹰》,是一个由“70后”和“80后”合谋出来的节目,质朴,却又带着一丝邪气。很难想象,但这个创意的确与李静的童年有关,与每一个人的童年有关。如果你也丢过沙包,跳过皮筋,玩过老鹰捉小鸡,那么你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或许中国的电视真的需要一场游戏了。所以无须纠结这只“小鸡”具体是如何诞生的,有些意象早已被埋在了集体记忆的沟壑之中,而创意,不过就是“心生意念”。

199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静风风火火地冲进工作室,将一盘带子丢到桌上说,你们快看看这个。几个人赶紧围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笑笑小电影》。这是美国的一个娱乐节目,专门在街上捉弄人,然后把路人的各种反应偷拍下来。节目中还插播了一些搞笑访谈,既有大人问小孩,也有小孩问大人,而那些小孩的回答往往更精彩,逗得人捧腹大笑。李静想,这个形式不错,我们的明星访谈也可以加入小孩的元素。一来李静对自己单独采访明星还是有点信心不足,毕竟做了7年体制内的主持人,马上要做一档“原创明星访谈”还是不太好拿捏火候;其次,把辛辣的问题丢给小孩去问,明星可能也不好黑脸;最重要的,这个形式在国内还没有人用过!

几番商讨之后,“李静加孩子”的采访组合被定了下来,而节目名称就叫《小鸡捉老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找什么类型的小孩以及上哪儿找。对于前一个问题李静还没什么太具体的想法,只觉得这个小孩绝不能超过五岁,一过五岁就会被大人洗脑了。至于到哪儿找,当时互联网还不普及,只能用老办法,登报。李媛以前在《北京青年》做记者的时候认识一个广告部的朋友,人家一看这几个人也不容易,就帮忙在中缝登了一篇招聘广告,李静象征性地给了几百块钱。发了招聘信息,没地儿招也不行。李静眼珠子一转盯上了自己的老同学。这个同学的老公是卖医疗器材的,在西直门桥下有一个门店,于是李静就拜托人家到时候把前台腾出来给自己“挑孩子”。到了面试那天,所有人都傻眼了——竟然来了几百号人,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来的。果然大家都觉得,出名要趁早。经过一番甄选,李静留下了几个中意的,开始培训。后来她选定的那几个小孩都火了,有个叫吴旭的小女孩,在《离婚十年》中演了一个不错的角色,还有一个成了广告小明星。

《小鸡捉老鹰》的录影棚就选在西直门,200平方米。因为资金吃紧,李静根本没办法“大制作”,她再次盯上了自己在北电的同学和校友,请他们免费打造舞美与镜头。当时就用快餐盒贴成了背景墙,凹凸不一的墙面上被涂上了一层银粉,整个摄影棚立刻就不像在地球上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