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角色 4

伟大的福尔摩斯说: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无论剩下的是什么,即使是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这个瞪着眼看大家数钱的红发男孩就是新来的后期,胡博。如果按照通常的逻辑来分析,胡博不应该出现在那里,而应该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的课堂上。只是不久前,命运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差错。

胡博是北京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临近中考因为种种原因(自称因为早恋)耽误了学习,结果考得一塌糊涂。父亲想花钱把他弄进一个好一点的高中,他说:“不。为什么要花钱,我倒看看命运能把我分到哪儿。”结果,命运把他分到了一个中专。刚开始,胡博是有点错愕,好歹也500多分啊,不过他不执着,心想既然命运如此安排,就不要用外力去改变它。时间一晃到了毕业,一天,以前初中的几个好友出来聚会,聊起了毕业以后的人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我到哪儿上大学”“我的军训”“我的宿舍”之类的话题。这次聚会回来,胡博对父亲说,我要复读考大学。父亲问,想通了?胡博答,我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一块缺失。

后来,胡博如愿进入了首师大的声乐作曲系学习。学校的宿舍不够用他只能走读,而生活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和他设想的状态相差太远。于是渐渐地,他再次失去了对上课的兴趣,开始醉心于玩乐队。那可是个很飒的乐队,由四个北京男孩组成,其中有两个光头,两个披肩发;两个喜欢黑色的,两个喜欢浅色的;两个特爱说话的,两个特不爱说话的。这个搭配倒是很衬得起他们乐队的名字“极端分子”。胡博是队里的吉他手,当时他们常去马甸桥那边的一个地下室练习。地下三层阴得厉害,潮气恨不得渗进骨子里,但这里没有阳光,没有时间,没有人,他们可以忘掉很多,仅用本能来为自己嘶吼,表达懵懂的愤怒。

可到了大二的上学期,一次对愤怒的表达却彻底改变了胡博的生活——他在学校打老师了。事情的原委已无从考证,胡博只记得对方先骂了他,而且骂得很没底线。于是结局就和所有青春热血小说里惯有的情节一样,胡博退学了。离开校园,他想打工。胡博的母亲是酒店总经理,就说那你来当门童吧。胡博一撇嘴,那就真成了一个机器了,他可是喜欢做动脑子的事。一天闲着无聊,他到同学家玩,这同学家里有电脑,于是他第一次看人拿Photoshop做艺术字,就觉得这个挺好玩。其实,胡博之前就曾到一个广告公司去打过几天闲工,见识过所谓的广告创意,很有兴趣,但说真的并不大懂,只知道要学一些软件。这次从同学家回来,他就打定一个主意:考证,做广告。

胡博清楚地记得,7月份父亲花一万五给他买了个高配置的电脑,8月份他报了个平面设计的辅导班,9月份开始上课,10月份结业的时候已经拿到了设计师资格证。从“不会电脑”到“电脑就是个玩意儿”,胡博一气呵成。他想,我终于能做动脑子的事了,我想创造新的东西,我想传播新的概念。

转年,胡博应聘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葛老板恰巧和李静的工作室有合作,帮他们做片头的三维设计。5月份的一天,李媛打电话过来问葛老板,你们这有会做后期的吗?葛老板说,这个真没有,不过我们这有一个小孩特聪明,学东西快,你可以教他。就这样,胡博被推荐到了李静的工作室去工作,第一天报到正好赶上了发工资,被全公司的姐姐们盯得发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