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城市的焦虑及其末路 1

[上海的城市营造模式]

典型的古代中国城市的空间秩序显得比较单纯。城市的中心部位是衙门(行政官邸)、宫殿、神庙、学府等古代社会的权力核心机构。通过核心向南北方向引出中轴线,以及依托中轴线而形成左右对称的城区。四周则由城墙所护卫,象征着四方的四个城门,为行人提供通向外部世界的通道。城市的扩展则将依然围绕着这一中心格局向外铺张,往往形成规则的环行结构。北京和西安是这种权力型城市的典型。

古代西方城市主要的空间模式有两种:一是市场型,如威尼斯、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中心为贸易市场形成的广场,道路成放射状向四周展开。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则是这一城市形态的现代变体。另一种是要塞型,如爱丁堡、卢森堡等。城市中心为军事要塞的城堡,围绕着城堡周边形成了城市功能相关设施和社区。但无论哪种模式,都遵循着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空间的自然需求的原则。

上海的城市空间格局不同于传统中国城市,也不同于传统欧洲要塞型的城市,它几乎没有单一的中心城区,只有几条带状分布的商业、金融、娱乐区域。它更接近于欧洲商贸型的城市。然而,作为殖民地的旧上海,其城市空间格局必然打上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上海出现了以城隍庙为中心的中国传统城区,以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地区等处为中心的公共租界和法国租界的现代城区,以及闸北、普陀等处的工业区和平民社区。这些区划的文化和经济较差,导致了上海市民根深蒂固的“地段意识”。

作为新兴的现代都市,上海城市营造在总体上遵循着现代化的原则,以密集的高楼、商务区和休闲区为其主要空间规划要素。然而,上海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发展,将中国城市现代化推向了一个令人眩晕的高度。以陆家嘴为代表的上海浦东开发区,实践了在“后发现代化”国家通过强力的政府行为构筑全新城区的建筑理念。它很快为许多内地城市,乃至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所效仿。上海代表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城市营造过程中所经过的现代化路线。另一方面,上海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性征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