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化的上海文化生态 2

[展览还是原创?]

上海也不是没有过文化上的雄心,它一度也有过将城市建成中国的“文化中心”构想。这一构想最终胎死腹中,上海的城市文化定位降格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由“文化中心”降格为“文化交流中心”,这意味着这座城市自身的文化原创力的匮乏。五花八门连续不断的会展,三天两头名目繁多的节庆。“庙会”看似繁华,但它不是生产基地。节日自然热闹,但它不是日常生活。文化的“庙会化”,营造了文化繁华的假象,掩盖了文化荒芜的真相,进而又加剧了文化原创力的退化。这就迫使上海只能从别处移植一些奇花异草,来装点自己荒芜的庭院。

莫斯科大剧院始终与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没有这些名字,它无非就是一所漂亮的房子而已。堂皇的上海大剧院,这个庞然大物,有着功能强大的设施,高昂的票价和不算太难看的外表,但它基本上等于是一个国际戏班子走街串巷的临时帐篷。世界各地的文化成就都可以上这里来展览一番,赶一次集,然后收摊了事。其他许多气派非凡的文化设施,也都只是为外部文化提供展览、交流的平台。原创性文化的缺失,使得有着强大的文化设施的上海,正在蜕变为一个国际文化“庙会”。上海大剧院,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象征:一个庞大的物质巨人,一场场盛大的节日庙会,然而曲终人散,留下的是空旷。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则进一步强化了上海的这种文化展览功能,使上海文化全面“庙会化”。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策源地,曾经汇聚了中国电影的全部精英。即使是在现在,上海电影业依然拥有国内第一流的设备和技术,第一流的制作工艺,第一流的外景地,以及最强大的财力支撑。但它如今的真实处境,就是外行也能看出来。它炮制出来的影片,能算得上二三流的,就很不错了。一些巨额投资的影片差不多从一出来就是一条死掉的“恐龙”,其影响力和创造性,甚至远不如那些投资额度小得可怜的低成本、小制作的“独立电影”。然而,尤为可怜的是,上海几乎就没有任何“独立电影”。与北京的情况截然不同,“独立电影”在上海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