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肢体动作所潜藏的谎言密码 5

1978年,埃克曼博士发布了面部行为代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2002年,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

在《Lie to Me》一书中,主人公莱特曼博士就是通过这些在人脸上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和一些常人无法察觉的身体语言与姿态,寻找令测谎仪和FBI都束手无策的案件的真相,判断之精准神妙让精通破谎技术的FBI都称赞不已。

FBI的研究者们发现,通过这些短时间的表情可以识别难以发现的情感,进而识别谎言。大多数人都无法识别自己或者别人的微表情,只有占很小比例的人们拥有识别微表情的天赋。FBI的研究者们称这些人为“真相奇才”。目前为止,FBI仅在20000人中找到了50多人有此能力。除了借助其他线索,真相奇才们可以通过微表情来测定某人是否在说实话。

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它是媒介,是信息传输器。“阅读”一张脸时,有非常多的信息需要我们去发现。其中包括脸部的基本结构和肌肉特性:这张脸很长且棱角分明,还是又圆又胖?通常,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后,我们会翻阅名片夹,在认识的人里找出脸形相似的人。我们也会通过人们的眼镜、化妆、文身或穿孔等人为装饰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普通人在每十分钟的谈话中会说三个谎话,但卡尔·莱特曼博士却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脸、身体、声音和话语来察觉真相。他是世界领先的侦探专家,一个研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探索你是否撒谎以及为何撒谎的科学家。当一个人不经意地耸肩,搓手,或者扬起下嘴唇,莱特曼就知道他们在撒谎。通过对脸部表情的分析,他可以读懂一个人的感情——从隐藏在心底的憎恶,到性的冲动,再到嫉妒。

FBI心理学家称,“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连清醒地做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微表情。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售货员的笑脸里可能闪过一毫秒轻蔑的嗤笑,停车场里表情严峻向你走来的人可能会突然闪现恐惧的表情。

虽然人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而且其中不含有其他的微表情,就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也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FBI的心理学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对几种常见的面部微表情暗含的情感作了一些解析。

(1)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2)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3)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4)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5)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6)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7)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8)当一个人面部两侧表情不对称时,他很有可能在伪装感情。

(9)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10)要是有人将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11)习惯用右手的人,嘴唇左边向上撩起,大多为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