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一点没用的事(2)

老祖宗还说了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交,就是可以和睦相处,但是各自保持着各自的不同。因此,想要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找到幸福之路,社会就需要包容、宽容,和谐,不是人人都一样。

信仰能放大你的幸福感

中国改革最初的20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物化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也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人们不知因何而来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一样交叉感染。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可能因为我自己关注了“幸福”这样一个词汇,所以过去一年时间总有人不断地问我,怎么样才能幸福?

我经常觉得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我曾经说过它就像鞋一样,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幸福有三个最重要的要素:第一个是物质,离开物质谈幸福不可能,因为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个是情感,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幸福感就会增加;最后一个是精神,精神如果有支柱也就是有信仰,那你的幸福感会更大。

因此,物质、情感和精神这三者要做到在个体上的平衡,当物质不够的时候,要用情感和精神去补,而且这也是个药方,反过来它还有用。什么意思呢?当你跟自己对话的时候,你可以拿一张白纸把这三个词写下来,当我物质不够的时候,我情感是不是比别人更多一些,那我就不是一个贫穷者。比如说我们很多人怀念青春,您真觉得青春很好很容易吗?青春很难!但是为什么怀念它?因为在青春的时候,物质基础虽然不是很牢靠,情感过剩,精神方面信仰也是过剩的,两个“过剩”大大地弥补了物质等很多现实的挑战,所以能让你回忆的时候热血沸腾。

我举龙永图先生的一个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我有一次采访他,他说他在国外最讨厌的事就是逛商场,因为他觉得进去啥也不买看售货员的白眼,挺受刺激的。想象一下,一个中国的首席谈判代表,最初的时候西装不超过两套,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他那种亢奋的激情,因为他代表了一个国家。我曾经作为旁观者,去听过他不止一次的演讲,国际的会议很多演讲其实并不吸引人,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很认真地听,经常在外面喝咖啡聊天。但是只要他一演讲,用英文演讲,外边的人就会说China Long(中国龙),然后全进去了,外面没几个人了,大家愿意听他讲。因此,他在精神、情感这方面的巨大的正数弥补了物质方面的不足,感觉他那时候非常亢奋,那一定是特幸福的时期,但其实那时候很多东西很匮乏。

学会做一点“没意义”的事

中年之后,尤其是40岁以后,我突然意识到,过去当成理想想去拥有的那些东西现在都有了,可是我怎么并不觉得自己幸福呢?比如,我过去觉得有一个自己比较喜爱的职业,干得还算可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家庭,不那么缺钱,衣食无忧,就会很幸福,可是现在这些都实现了,为什么心里还经常有痛苦、焦虑、不确定等很多东西,而且会比20多岁的时候显得更不幸福?

我想,一定是人生出了问题,我觉得时代和我自己一样,都出了很多问题。

我感觉目前的中国像是在盖一栋大楼,过去这个楼不高,没安全网问题也看不太出来,现在楼越盖越高,有几十层了,可安全网还在十层的位置,十层以上都是没有安全网的。这个安全网,就是我们的软件、我们的管理、我们心里对自己的支持。

当走得越快的时候,越有一种不安全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