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耶路撒冷》 精彩书摘(3)

运送到巴勒斯坦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设备的体量太大,以至于耶胡达·阿拉基那种把一些小件物品装进蒸汽锅炉的老伎俩已经用不上了。用尽全部的技巧和耐心,在奶牛场将这些机器组装成功之后,斯拉文尼又将它们拆卸成螺栓螺母。当他做完这些工作后,总共有75000只零件散落在奶牛场的地板上。斯拉文尼亲自分类,按照他发明的编码一一编号,然后经过毫无规律的拣选,将这些零件混合、装箱后,再以虚构的阿拉伯制造商的名义,在申请进口35吨纺织机械并获官方出口特许后,将这些零件运往巴勒斯坦。由于被彻底打乱,过海关时,只有天才工程师才有可能识别这些机器零部件的真面目。一箱又一箱的零部件,就这样经英国海关溜了进来,为了加快速度,有些关节还要好好打点一番。(那些海关官员在当时的困难时期油水颇丰。1969年秋天,在纽约,鲁道夫·苏纳伯恩向本书作者之一估计,当一些关键货物运进巴勒斯坦时,为让英国海关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约25万美元研究所的经费转入了在瑞士银行的账户。)

到联合国投票巴勒斯坦分治的那天晚上,这些装箱的零件已经妥善地隐藏在巴勒斯坦各地的基布兹里面,就等着拆箱组装了。在投票和英国人完全离开巴勒斯坦之间,漫长的延宕,令犹太人的领袖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是否应该冒着被英国人发现的危险,立刻组装斯拉文尼带进来的装备,以便在英国人离开的那天就能满负荷生产?或者,他们是不是更应该将这些设备妥善地隐蔽起来,直到英国人离开,虽然明知他们的国家诞生后的最初几周里,他们最需要的这些武器会因此无法投产?

最终,丢失这些装备的风险看来实在太大了。对曾经在特拉维夫那家咖啡馆里展望过军工业的工程师而言,这一决定使他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推迟了。这个时刻就是,当他的最后一台机器组装完毕并且开动时,哈伊姆·斯拉文尼可以引以为豪地说:他将有75000个部件的机器,从他在纽约的奶牛场装运到以色列的基布兹,途中没有丢失哪怕一只螺帽、一颗螺丝钉、一片垫圈。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