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3

《黄金周》是用胶片制作的,公映的机会大吗?

不知道。中国每年有三百多部影片制作完成,真正能进院线的可能就几十部。

《黄金周》里面有一些什么样的演员?

基本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有表演经验。但是我了解他们,写剧本的时期就可以根据剧情在脑子里揣测他们的举止和表情。

那你为什么需要演员那种像道具、木偶一样生硬的感觉?

演员太逼真的(生活化的)表演我感觉会非常可笑,我觉得不严肃。别人会认为我影片里的表演不严肃,但是事实是我很严肃,可能我过于严肃了。

你认为DV和胶片的制作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的地方?

胶片要比DV复杂得多。制作《好多大米》的过程中我已经把DV的技术基本弄清楚了。拍胶片又要从头再来。一开始也打算用高清拍,但我算了一下,磁转胶的费用和直接用胶片拍的费用差不多。

如果说《好多大米》是一个手工业作品,那《黄金周》应该算一部工业制作了,在摄影、灯光、录音等问题上是怎么解决的?

这次技术上用的都是专业人员。这样能有一个最基本的技术保证。

你已经有两部作品了,有什么新的感受?

差不多吧,我又做了一个事情。

你对电影的热情似乎很大,想过成为一个像法国左岸派的作家导演一样,一边写作,一边拍摄电影吗?

我对电影的热情不是很高,但人要努力去做事情。世界上有两种导演,一种是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他需要表达出来,电影只是他的表达工具;另一种是热爱电影,立志要成为一个导演。我不属于后一种。

你写诗歌、小说,创作音乐、绘画,导演电影,是不是你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来叙述?

我没有更喜欢哪种形式。我从20岁起就开始不再只是凭兴趣去做事情,现在,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应该做什么。

作家电影是作家以摄影机代笔,结构、叙述、再现一个与文学(小说)作品完全不同的精神境地。作家电影是生活阅历丰富、对社会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卓越表现力的作家所拍摄的电影。影片常常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生活热点、社会话题等。也有深入表达人物内心精神世界,敏锐呈现细微情感这样的电影。你对作家电影怎样看待?像王朔、朱文、尹丽川、崔子恩、马原等作家都拍过电影,你怎么看待他们的作品?

我敬重所有严肃、努力的人。

有没有考虑过更多的电影计划,或者拍摄一些商业投资的电影?

走一步说一步吧。总之不管怎样都应该努力工作、自强不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