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出其不意 “龚大炮”当头一炮(7)

选举结果,李宗仁得七百五十四票,孙科得五百五十九票,程潜得五百二十二票,于右任得四百九十三票,莫德惠得二百一十八票,徐傅霖得二百十四票。由于无人得到法定票数——超过代表总额一半票数,依照选举法规定,次日将由李宗仁、孙科、程潜三名票数比较多的候选人,进行第二轮选举。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三人均被淘汰。

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实力雄厚,又有蒋介石作靠山的孙科,竟被“乡下姑娘”李宗仁击败,广东代表们一个个气得捶胸顿足,如丧考妣,他们转而迁怒于那份《救国日报》的恶作剧上,代表们叫喊着,要去找《救国日报》社算账。薛岳的地方观念本来就特别重,孙科是广东人,在竞选中吃了败仗,广东代表无不感到丢脸,他挥舞着手杖,在大会堂门口拦住散会后返回旅邸的广东籍代表,用白话大声叫喊着:

“我地广东人是唔好欺辱的,马上去找《救国日报》算账,边个唔去就系衰仔!”

另外两位陆军上将张发奎、余汉谋也挥舞手杖,起而响应,在三位勇武过人的上将军的带领下,广东代表们纷纷挥起手杖,一支揭竿而起勇不可挡的十字军团遂怒气冲冲地向《救国日报》大兴问罪之师。他们来到花牌楼《救国日报》社门前,“噼噼啪啪”一阵手杖猛击,首先把《救国日报》的招牌击个粉碎,接着便冲入报馆,油光闪亮的各式手杖顿时成了讨伐舆论界最有力的武器。他们以战场上冲锋陷阵、肉搏拼刺刀、短兵相接的战术,横扫报馆的一切。乒乒乓乓的击打声、粉碎声、叫骂声,汇成一股讨伐的怒潮,他们捣毁了排字房,把架子上的铅字到处乱砸乱扔,在新闻纸上践踏,连门口那两株正在盛开的梅花也不能幸免,两个古色古香的花盆被砸碎,梅枝被折断,花瓣零落。

却说《救国日报》社社长兼主笔龚德柏,对广东代表的讨伐早有准备。他不知从什么人那里搞来一支小号左轮手枪,在广东代表离开国民大会堂门口时,他已得到电话通报,立即下令将报馆的印刷员工搬到楼上的编辑部去,与编辑记者们在楼上待着。他独自一人,手持那支上了子弹的小号左轮枪,守候在那螺旋形的楼梯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概。

在薛上将的得力指挥下,广东代表们奋勇攻击,一时间便将楼下的排字房和印刷机器,以及桌椅门窗、盆花打得落花流水,但他们觉得仍不解恨,因为打了半天尚未和《救国日报》的人员交手,薛上将举着手杖,大呼一声:

“跟我来,杀上楼去,剥他们的皮!”

说罢,薛上将一马当先,挺着那支黑亮的手杖,直奔那螺旋形的楼梯口,张发奎、余汉谋等人也都握着手杖紧随登梯,呐喊之声直震得楼板颤动。

“滚出去!谁敢上楼,我就开枪打死他!”

那龚德柏虽是个摇笔杆子的文人,却也胆气过人,他手握左轮枪,居高临下挺立在那螺旋形的楼梯口上端,两只眼睛睁得和那眼镜片一般大小,一身硬气,凛不可犯,大有一拼而死的气概。军人拼命固然可怕,文人拼死则更为可畏。尽管薛、张、余三位陆军上将曾将兵十余万,身经百战,名震华夏,但在“龚大炮”的一支左轮手枪的对峙下,也不敢玩命冲上楼去。

“丢那妈,不怕死你就下楼来!”薛岳朝螺旋形楼梯口上端大骂,企图用激将法将“龚大炮”引下楼来揍一顿。

“薛岳,听说你的外号叫‘老虎仔’,你要真是员虎将,就冲上楼来试试我的手枪。否则,你就是狗熊!”龚德柏本是新闻界有名的大炮,以舌战群儒著称,打起嘴仗来,将军们如何是他的对手。因此薛岳、张发奎除了重复那几句粤语中的骂人话之外,再也拿不出有力的武器与龚大炮交锋。双方在上、下楼梯口之间对峙着,隔着楚河汉界,互相谩骂了一阵之后,薛上将只得撤兵而去。

真是民主世界,无奇不有,这一场武人与文人的对战,立刻传遍京城,成为街谈巷议各种报刊的头号新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