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诗读懂“良知”(2)

下面请看《示诸生三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第一首如下: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这首诗是说,人本来就具有天然无雕饰的良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书籍。若能发挥良知,便可成就德业。第一句中说的“天真”指良知。王阳明认为,要想成就德业,致良知便可,因为每个人都具备,所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者阅读古书。

第四句中的“谩从故纸费精神”,也许是指责朱子学注重读书穷理。以前陆王两派就因排斥读书穷理遭到指责。朱子以道问学为宗旨,而陆九渊以尊德性为学术宗旨,王阳明则认为读书劳神。其实陆王两派并不排斥读书,王阳明饱读诗书,知识渊博,这一点读过《阳明全集》之后便可一目了然。只是王阳明指出,不应将其放在首位。

在诗的后半部分,第五句中,王阳明首先说天地运行、阴阳变化之道并非通过八卦显示,而是皆在我心。杨慈湖也曾提出类似说法,他是主张心学的陆九渊的高徒,曾提出易是“己易(易者,己也)”(《慈湖遗书》卷七)。

接下来,王阳明讲道,心性并非有形,本来无形、不染尘垢的东西就是良知。神秀大师曾作偈,将佛性比作明镜,明镜易沾尘埃,应当时时拂拭,不可怠慢修行。而六祖慧能则作偈说,佛性本来就没有被尘垢蒙蔽,只要直指佛性就可以,没必要拂拭尘垢。王阳明暗中引用这一典故,直指良知的纯粹性和能动性。虽然以一点禅语加以说明,但是我教与禅并不相同,只是为了清楚说明良知才引用了禅语。自不必说,王阳明所讲的良知和禅所讲的佛性并非一回事。

第二首如下: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论述良知,只是告诉我们,人生道路是平平坦坦的,就是《易》所讲的易简,因此不可求难于文辞。而且,遇事反观自身,便知有良知,遵循良知可以轻易成就德业。修行圣人之道极为简易,举例来说,只要行孝悌,便可成为尧舜。这是引用了《孟子?告子章句下》里面的话。

第三首如下: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

遂使蓁茅成间塞,仅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

这首诗将求道比作去长安的行人,叙述了良知乃易简之道,人们却去冒险,最终导致身亡。这条道极为分明,人们却因见闻文辞把它当作险难之道,自讨苦吃。

有人就良知提问王阳明,因此他作诗《答人问良知二首》(《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加以说明。

首先看第一首:“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这首诗中,王阳明说,任何人先天都具有良知,此外再无他知。因此,良知不可求于人,应当自己体会。

第二首如下:“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这是说,良知是自身具有的,要体会良知,就如同自身的痛痒要自己体会。

王阳明回到故乡越地后,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四方赶来,王阳明也在讲学中与他们互相切磋,见到了一定成效,也有些学业得力之人。但是,他在给黄绾的书信(《王文成公全书》卷五)中却说:“大抵近世学者,只是无有必为圣人之志。”又说:“闻接引同志孜孜不怠,甚善甚善!但论议之际,必须谦虚简明为佳。若自处过任而词意重复,却恐无益有损。”

现代有些专家,标榜科学研究、客观研究,热衷于争论。这段话,对于他们也算是顶门一针吧。就像上述书信中写的那样,王阳明在高呼致良知之后,也不忘论述“立志”的重要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