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通过视觉对比加深了观众的印象。我们还应该提到其他展现了罗兹犹太居住区的影片:米歇尔·布克耶姆斯基和马莱克·米勒的《清算1944年8月》(2009)。标题中的日期是指一个特殊的日子:8月29日,最后一辆列车从拉德加斯特(德国城市名,译者注)车站离开去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带着车上的人们走向死亡。这部电影使用了以色列、波兰、德国和美国的私人收藏的真实照片,重建了场景,电影配乐层次丰富,强化了情感。最重要的是,它把平面照片转换成了三维图像。这是波兰第一部3D纪录片,把观众推向影片所表现的情境之中,让他们所有的感官感受到这种氛围。这是仅此一次的尝试,而收效非常明显。
痛苦的和解
表现战争中波兰人和犹太人关系的主题,不仅仅出现在新闻和批判视角的电影中,还出现在不只描绘犹太人的烈士精神,也揭露了可悲的争议的电影中。在帕维尔·洛金斯基(洛金斯基的儿子,曾协助父亲拍摄多部影片)的处女作《出生地》(1992) 中,美籍犹太裔作家亨利·格林柏格寻访了他和父母、弟弟占领期间躲藏的地方,试图解开他父亲的死亡之谜。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人物的戏剧性,还有这部纪录片令人窒息的气氛和强烈的情绪,导致人们依然无法说出真相。过往的战争时代从未被遗忘,它永远存在,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这部电影远远突破了现有事物的边界。另一部值得提到的影片是《旋转木马》(1993),米歇尔·内坎达-特莱普卡讲述了与华沙犹太人居住区一墙之隔的“可耻的”旋转木马。波兰人在耶德瓦布内和沃姆扎屠杀犹太人一事被阿格涅什卡·阿诺尔德在两段式纪录片《邻居》中重新提及。导演以前制作的纪录片《我的大儿子该隐去哪儿了》(1999),讨论了犹太人和波兰人关系的问题及和解的困难,和解的想法等。尽管困难重重,但善良的人们对于和解还是深信不疑,正如银幕上这不寻常的一对儿所代表的:阿列尔·查赞如今生活在以色列,他邀请雅德维加·塞凯尔斯卡同住。她的父亲正是将他从纳粹之手救出的一位农民。这两人的故事是谨慎乐观的。
前述影片关注的主要是战争岁月,但在1968年3月之后,波兰人和犹太人的冲突翻开了新的篇章,当时当局的反犹运动导致了大批波兰犹太人背井离乡。马塞尔·洛金斯基的纪录片《我班中的七名犹太人》从多方面表现了后续的问题。该片拍摄于华沙一所中学重聚期间,洛金斯基邀请同行和朋友们在多年之后在波兰再度相聚,但聚会远不是平静的。热烈的讨论引发了身份问题——他们是谁?为了获得自我意识,他们要付出何种代价?然而,他们的子辈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曾在瓦伊达导演大师学院学习过的丹麦导演雅各布·达马斯的处女作《橱柜》就表明了这一点。年轻的主角在弗罗茨瓦夫的建筑间追寻自己移民家庭的家族史,这一故事充满了距离感与好奇感,友善地向主角致意的长者的回应同样充满了距离感与好奇感。很难找到其他影片像本片一样,暗示了时间的力量:抹去或是减弱那些依然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的重大问题。
谈到1989—2009年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必须考虑社会主义时期这一主题。这些影片数量众多,并且用各种艺术形式触及到相当基本的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基于个人回忆、资料照片和文件重现历史事件。其中各种类型的集合体是马切伊·德雷加斯的《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一天》(2005)。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具体的日子:1962年9月27日。在这个阴沉忙碌的工作日,不只是普通工人,还有民兵的“线人”,在不断观察可疑的“目标”。这部电影令人沮丧的荒诞灰色调镜头意味着它可能是有失公允的,但很难就单个细节元素来质疑它的真实性。然而导演刻意回避了在无审查条件下其他重要影片中作为支柱存在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