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社会动态

理解李安对社会了解的一个可能背景是,通过中国传统儒家社会之动态的镜头去看。在孔子(前551—前479)的基本教义—五常—中,孝顺和礼义是李安电影众多描述中的核心关注点(我们可以在有关礼仪、即合宜之举的美国西部文化中看到一种相似性)。儒家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在其中,个人发现自己处于不间断的社会互动之中,被嵌入在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与我所谓的牛仔审美形成对照的是,对社会动态的儒家展望会否定基本的个人主义—一种有关自足的、个体的身份认同或表象人格(这是所有社会互动的核心)的西方概念,它要靠本人来加以实现,贯穿了一个人的变化多端、徐徐展开的生活—而赞同这样一种看法:所有人首先要由这些关系来加以定义,在此之后,他们会实行个人的行动。

在表面上,李安似乎是在推行牛仔审美。不过,有几个重要的场景(还有一个贯穿了两部电影的基本语境)都暗示,即使是一种冒险生活,也会通过其社会关联和互动来获得自己的定义和意义。在一个东方观众看来,同志—同事、师徒、兄弟和/或情侣间的关系,都会在那些无所不在、拐弯抹角的参照系中显而易见。值得注意的是,习惯于儒家教义的东方观众可在《卧虎藏龙》的种种对话中找到“礼”的范例。在《断背山》中,人物更符合粗犷的个人主义这一美国概念,但在这里,李安也展现了他对同一主题的微妙把握。在电影一开场,恩尼斯和杰克的个性似乎就受到个体关怀、对个人的自我满足行为的追求或两者的促动。然而,人们很快便意识到,恩尼斯不只是一个孤独的牛仔,而是以一种深层的方式与阿尔玛(Alma)相关联,后者决定了他的许多行为。杰克本人从未渴望一种与世隔绝的独立,但他梦想与某个他在乎的人一起拥有或运作一块牧场。在一种以异性恋为主导的文化中,社会已生成了性的规范,因此恩尼斯不能公开回报杰克的渴望。两个男人都按照社会的期许行事,各自工作并结婚。

李安有关个体欲望和抱负相冲突的社会互动和规矩困难性的反复阐释,是对孔子思想在荀子(约前313—前238)著作中进一步发展的回响。荀子对孔子思想的贡献就在于,他详细说明了诸如此类的社会与个人间的张力,提出了一个建议:为了社会秩序而升华个人欲望—也就是说,事实上,个人欲望要依赖我们的社会定义。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儒家哲学中的五常关系,以及两部电影中的人物是如何不顾其个人主义而实现自己在社群内部的角色的。进一步而言,李安的个人主义—他的牛仔审美—虽然在美国观众那里得到了共鸣,但其实是在荀子理解中的儒家环境内部的个性发展,正是在这一语境中,人们发现了李安的由个人主义和社群构成的哲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