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希望挑一个适合的日子,来进行这个仪式——这件事是罗伯特·达德利的建议——她也向精通天文的约翰·迪伊博士探询一番,他告诉女王只要在一月十五日进行加冕,就能确保她的治理之路荣耀又昌盛。时间确定了,罗伯特·达德利便负责安排事宜,同时开始与伦敦市长讨论铺张壮丽的典礼与欢迎仪式。由伦敦市来主办,这可是女王赐予的莫大荣耀。伊丽莎白女王坚持,她的加冕典礼与相关庆典要极尽可能地豪华,这样才能抹去那些曾质疑她合法地位与继承正统性的人心中的疑虑。光彩又威严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在那个年代非常重要,当时的人认为豪奢的表象就等于伟大与崇高,因此女王此举是希望透过加冕典礼,来作为一种政治语言。
在十二月底时,准备工作大有进展,人们“夜以继日,每日无休”地赶工。用安特卫普进口的丝、天鹅绒与绸缎制成了金银华服,让英国财政部花了将近四千英镑,还要制作制服、帘子、海报和参与游行与嘉勉仪式者的服装。小号手和传令官都得到新的粗呢大衣,甚至连宫中的弄臣威尔·桑莫斯(Will Somers),和许多次要官员,包括洗衣女琼·希尔顿(Joan Hilton)、鱼商威廉·杜塞(William Toothe)都有新衣可穿。皇室裁缝师修改了玛丽女王加冕典礼所穿的礼袍,又瘦又高的妹妹才穿得下,同时下令,女王一抵达伦敦港时,就得有各种红色的丝袍可挑选。西敏寺安排了更多座位,伦敦的街道上则到处都是凯旋拱门。一般民众家中门窗纷纷挂上织锦与挂毯,女王游行队伍将经过的街道则铺满了全新的石砾。为了制作一张从西敏寺到国会大厦的地毯,特地购买了七百码蓝色的布。每个细节都设想周到,甚至连“女王在加冕典礼的抹油仪式过后要用来擦拭”的棉花都有。伊丽莎白女王加冕仪式总花费高达一万六千七百四十一英镑。
只是,在圣诞假期中伊丽莎白女王与欧文·奥格尔索普大主教发生了冲突后,就没有任何一位主教愿意帮她进行加冕。约克大主教尼可拉斯·赫司更不客气地向女王表明,既然她不愿意见证举扬圣体,那她就是不折不扣的异教徒,他自然不能帮她加冕了。其他的主教也多是天主教徒,都听令于赫司大主教,最后只剩下欧文·奥格尔索普大主教——在经过多方劝说后——终于受到劝服愿意主持仪式。
最后,一切都计划好了。在一五五九年一月十二日星期四这天,女王陛下从怀特霍尔宫登上了她的船,沿着泰晤士河抵达了伦敦塔,依据传统,英国君主登基之前,都必须在这里过一夜。“在市长与市府参事、各界同业公会的船只护卫下,女王的船装点着一缕神秘”。一名威尼斯特使表示,这一幕让他想起威尼斯的耶稣升天节,威尼斯总督象征性地与海成婚。
来到伦敦塔后,首相正式地欢迎她,接着她在“乐团甜美又神圣的演奏下,由美丽又伟大的乐音”引入皇室居所。隔天,她封几名人士为巴斯骑士,接着在星期六的早上,离开了伦敦塔,正式踏上前往伦敦进行加冕仪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