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重做事,讲务实。他认为务实就是诚。领导者倘若不务实,做事一定轻浮,不能深入;或者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或者疑神疑鬼,心怀猜贰;或者与民争利,或者欺上瞒下。曾国藩组织的军队是军政后勤一体化的军队,以军养军,军队给养统一调度。只有采办直接和百姓打交道。很多情况下,老百姓是不喜欢和军队打交道的。因为军队常常仗势欺人,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哪里敢与官争官夺呢。曾国藩深谙此中事理,所以他要求采办做到诚,“交涉兵民,尤宜开诚布公,使百姓不畏兵之骚扰;使统领营官常得民之欢心,乃为有益于上,有益于下。”和老百姓讲究诚,老百姓自然高兴。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曾国藩处理公事的诚。同治继位后,江南很多大臣奏折雪片似飞到皇宫,只有曾国藩处奏折稀疏。对此,朝廷感到奇怪,特别发一道谕旨询问:朝廷依靠你规划东南大局,你怎么“奏章寥寥”?看到这个质问,曾国藩马上上奏辩解说:
历年以来,奏报甚稀。其所以硿径自守者,盖亦有故:一则不轻奏谣传之言,如近日贾臻奏庐州克复,袁甲三奏巢县克复,皆因无稽之探报,以为入告之实据。又或贼踪未近,预相震惊,辄以十万二十万遽奏,尤足以惑军心而误大计。臣处向不凭探报入奏,不欲以谣传之词,淆朝廷之耳目也。一则不轻奏未定之事。凡大股悍贼之来,其始常危险万状,能坚忍支持,而后能渐臻安稳。如去岁黄文金之内犯,攻陷七县,坚持三月,而臣仅汇作四次入奏。去冬徽州之被围,苦战九次,坚守弥月,而臣仅汇作两次入奏。不欲以未定之状,增朝廷之忧虑也。一则不轻奏预计之说。兵事成败,难以逆料。咸丰八、九年间,江南屡奏金陵指日可克;十年夏间,屡奏嘉兴指日可克,厥后皆不能践言。臣初督两江之时,奏称由宁国进兵,可达苏境,厥后宁国失守,至今不能践言,臣深以为耻。
原来曾国藩上报奏章也是很有规范的。这规范就是“三不”: 不轻奏谣传之言、不轻奏未定之事、不轻奏预计之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作风,是诚的直接表现。整个咸丰一朝,对东南战事的指挥一直处于乖谬的状态,究其原因,我认为和地方各级谎报军情关系很大。打了个小仗,歼击了几个敌人,上报说成是打了个大仗,杀了好几百人;来了几百敌人,上报则成了漫山遍野。这些情况,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江南大营1854年,没有打一次仗,同样得到咸丰的信任,原因就是向荣他们的奏章写的好。这样的奏章华而不实,严重影响了上层领导者的思考与决策,对领导者准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是极有危害的。曾国藩的“三不”,反其道而行之,体现了一个字:诚。对领导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即使在信息畅达的今天,这样的诚也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