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下,抵掌侃侃说赵王(7)

苏秦明白,赵国位处山东六国诸侯之核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无论主张东西“连横”者,还是主张南北“合纵”者,都必须拉拢赵国。秦若连赵、燕,则东西“连横”成;赵、魏、韩、楚合,则南北“合纵”成。苏秦自己曾以“连横”之策入秦游说过秦惠王,自然心中有数。虽然秦惠王当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事实上秦国早在秦孝公时就已经在实行“连横”了,它在攻伐魏国时,就曾多次联合赵、燕等国。苏秦更明白,秦国的“连横”之策,要害就是“远交近攻”,今天联合张三打李四,明天又联合李四打张三,后天则联合王五打赵六,如此利用山东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可实施其“各个击破”的策略,从而最终实现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野心。苏秦是跟鬼谷先生专习“纵横术”的,自己虽力主“合纵”之计,但也深知“连横”之策的厉害。所以,他特别怕“横人”破他正在努力组织的“合纵”之局,于是这里就特别向赵肃侯指明了“连横”之弊,以坚赵肃侯“合纵”之心。

赵肃侯当然不会明白苏秦的用意,更不会洞悉苏秦心里的小九九。他只是觉得苏秦说得特别在理,所以听得非常专注。

望了望赵肃侯,苏秦又继续说道:

“臣听说有这样一句古训:‘明主用人不疑,谗言不入于耳,流言之迹为之绝,朋党之门为之塞。’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也只有那些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雅量的明主,才能不为谗言所惑,不为结党营私的小人所蔽。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听到臣下们‘尊其主、广其地、强其兵’的卓见,才能真正吸引一批能效其诚、献其忠的有识之士相佐,他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明主贤君。”

赵肃侯一听这话,觉得非常在理,于是连连点头。

苏秦一见,深受鼓舞,遂又续加发挥道:

“臣还听说有这样一句古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为臣尽忠之道也。’今臣奉燕王之命,有幸亲见大王,自当尽为臣之本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今为大王计,为赵国计,臣以为大王不如合韩、魏、齐、楚、燕五国为‘纵’亲,以抗强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会于洹水之上,交互质子于诸侯,屠白马,起盟誓,共结盟约:‘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助之,韩绝粮道,赵涉河、漳,燕守恒山以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袭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恒山,楚兵屯于武关,齐师涉于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驻军于宜阳,楚扎营于武关,魏师出于河外,齐师涉于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如果六国果能‘合纵’相亲,坚守盟约,那么强秦之师必不敢出函谷关以害山东诸国。如此,则赵国的王霸之业就成了!”

至此,赵肃侯算是彻底听懂了苏秦的意思,同时也打心眼里认为苏秦的“合纵”之策确实已经筹划得非常周密了,算得上是深谋远虑,就现今的天下情势而论,确实是非常可行的。

想到此,赵肃侯终于毫不犹豫,且明确无误地答复道:

“寡人生性愚鲁,加之莅国亲政时日不多,因此至今未曾闻得社稷之长计。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敝国以相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