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1)

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是“第一位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也是欧洲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对现代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日(4月13日)成了“贝克特戏剧节”,成了全世界实验派戏剧爱好者和学者欣赏贝克特名剧的盛大节日,而他消瘦且棱角分明的面相——“深深的额头纹、修剪不齐的灰白头发、长长的喙形鼻子以及海鸥似的眼睛”——也成了20世纪欧洲文坛的经典面相之一。

贝克特以戏剧处女作《等待戈多》扬名欧美,但他首先是一位“荒诞主义小说家”,是二战前后欧洲最杰出和最具有独创精神的小说家。他的戏剧有很多片段是根植于前期小说的,或者说,他的戏剧和小说之间有很强的互文性,没品味过他的实验小说的滋味,就难以充分体会他的荒诞戏剧的精神。因此,贝克特戏剧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不妨回过头来,从他的前期小说中寻找走出迷宫的线团,而试图革新的作家和喜好黑色幽默的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创作的灵感、心理的豁然和哲学的冷峻。这是本人研读、翻译贝克特早期小说的初衷。

贝克特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南郊的一个村庄。少年时代,他常常感到郁郁寡欢和莫名的痛苦,和母亲隔阂愈深,但和父亲感情甚笃,可惜父亲英年早逝,使他遭受了沉重的心理打击。他的生日恰好是耶稣受难日,因此他常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变成迷幻的“梦意象”,再打上受难的印迹,给自己的作品平添了一种对宗教的调侃和个人意识的升华。他在都柏林市中心的厄尔福特学校上中学,后转到王尔德的母校坡特拉皇家学校寄宿。1923年,他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攻读法语和意大利语,由于才华出众,第三学年获得“现代语言奖学金”,毕业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荣获“学院金质奖章”。

1928年,贝克特获得两年的互派奖学金,由三一学院派往著名的巴黎高师(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母校)担任英语教师,期间他结识了爱尔兰作家、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深受乔伊斯“文字革命”的影响。回国前,他完成了自己唯一的论文《论普鲁斯特》,该论文体现了他对悲观哲学的认同,也暗示了他日后创作的方向。1933年,他抑郁症发作,来到伦敦接受心理治疗,期间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理学著作,还聆听了荣格的心理学讲座,这些经历触发了他探索人类潜意识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平添了浓厚的心理分析的色彩。

1936年,贝克特完成了长篇小说处女作《莫菲》,但两年内连续遭到42家出版社的拒绝。1937年,他在德国各地游历,对绘画和音乐表现出非凡的理解力和与众不同的感知视角,这一点在他的小说和戏剧中都有明确体现。次年移居巴黎,开始步入小说创作的高峰期,二战期间创作实验小说《瓦特》,为后续作品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他的创作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升华,实现了从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向无知无能的第一人称叙述的飞跃,也实现了从英语创作到法语创作的转换。在文字游戏和文学典故方面,他早期的作品常流露出乔伊斯的影响,而战后的作品却很少卖弄学识,反把无知、无能和失败当作创作的主旨,展现在昏暗、困惑和痛苦中絮絮叨叨的漂浮的思绪。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