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前的紧急求助(4)

这位瘦瘦的大一新生的打球方式我前所未见,随心所欲,毫不做作。他根本无需思考就知道场上该做什么。当时对他毫不了解,但我知道,这孩子会成为统治者。

几年后,我获得运动学硕士学位,在芝加哥一家健身俱乐部当训练师。迈克尔依旧瘦瘦的,但已是芝加哥公牛队的当家球星。20 世纪80 年代我当上训练师后联系过公牛队无数次,希望能有机会带名公牛队员训练。除了迈克尔·乔丹,我给每一位公牛队员都写过信。我猜想如果迈克尔需要训练师,应该早就到位了,即便没有,也不会选像我这样刚出道的新手。结果没人理我。那时,篮球运动员还没涉及负重训练,老套的思想认为,上身练得块头太大,会干扰投篮。

到了1989 年,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短讯,说迈克尔因在力量和对抗方面不敌冠军队底特律活塞和联盟其他球队而郁闷不已。于是,我再次与公牛队接洽,说服对方安排我和他们的队医约翰·海弗伦、主训练师马克·菲尔见一面。他们建议自己的球星和这个名不见经传、没训练过一名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师合作?死心吧,这不可能每个人都这么说。

当然,不去尝试,凡事都不可能。迈克尔曾与一位训练师合作过,训练中拉伤了背部,因此很犹豫是否再继续。但直觉告诉他,篮球运动光靠绝顶的球技还不够。如果他想超越传奇,成为真正的篮球象征,就需要把身体练至极致,他愿意竭尽所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便委托约翰和马克找一个真正了解自己需求的人。

与公牛队首次接触后没几天,他们就来电约我到球队郊区的训练基地再度碰面。我猜想那是一次球队训练团队对我的面试,却没想会是被带到迈克尔·乔丹的家里。

和迈克尔聊了一个小时,我摊出整个训练计划:向他展示如何在受伤风险最低的前提下,让他变得更加强壮;每一处身体的变化都将对他的投篮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适时调整使其身体处于平衡的巅峰状态,最终助其延长职业生涯。

他专注地听我把所有的话讲完,中间始终没有插半句。

“不可能,”他最后说,“讲得太完美,听着不真实。”

“绝对真实,”我对他说,“我会替你制订一套为期30 天的训练计划,详细列出每一项我们计划开展的训练内容,包括它将如何影响你的身体、比赛状态以及综合力量。我会告诉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便于你能自我调整,最终适应我们想要在你身上实现的变化。食谱、进餐时间、就寝时间,都会有相应的安排。我们会关注每一处细节,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你会看到,这一切将如何协调发挥作用。”

他给了我30 天,而我帮他训练了15 年。

退役时,他说,“要是再让我见到你,我就一枪把你毙了。”

期间,我们相互学习,遇到过无数难题,但从来没有障碍或困难一说,有的只是需要研究对策的情形。因为从未训练过像迈克尔·乔丹一样的球员,所以我们遇到的许多情形都没有现成的对策,也犯过不少错误。我们从错误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停地学习。

我们称乔丹是最伟大的球员,并不仅仅因为他能在空中飞翔并投出令人不可思议的球,而是因为他对胜利的渴望永无止境,从不相信有“够好”一说。无论赢过多少次,无论已然多么伟大,他总是不满足,总愿意尽一切努力,超乎想象的努力,去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20 多年来,那些价值观一直是我与数百名运动员共事的基石,如今它们也是本书的基石:永不满足,永远追求卓越,继而超越卓越;学会追求更高一级水准,即便它尚不存在;直面自己的恐惧,去除那些导致你失败的毒药。

敬畏体能,更要敬畏内心的强大与坚韧。

无论你的杯子里有什么,立即把它清空,我来帮你重新倒满。忘记你的所思所信所想,此刻我们从头来过。清空杯子。那几滴残留将会阻碍你追求卓越。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全新的境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