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的形式”到“精神的解放”(8)

这个发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规模的产业转移,使得一般规模的民族国家不再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单位。这一事实反过来令传统的、以中小规模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现代化理论失效。在东亚制造业集聚区的竞争压力下,中小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再试图用由“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所引导的工业化来发展自己,已不再是条可行的道路。对这些国家而言,只有那些对于供应链要求不高,且主要是面向本地市场的制造业,才有可能生存、发展起来。非洲即在此列。

细究独立后非洲经济史会看到,独立后的非洲因其比较优势,导致其经济发展的高度正与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相关。由于其失败的发展政策与其“贫困的形式”,非洲在20世纪60年代原材料价格上升期未能有效地积累日后发展所需的资本;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非能源类原材料的国际价格大幅跌落,非洲国家遂陷入近乎无止境的困境当中,一蹶不振。

直到21世纪,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回升,非洲国家才重新获得了较好的GDP增长率。这得益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直接拉升了国际市场价格。如果说中国相当于为世界在生产,非洲便相当于为世界在供给原材料。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撒南非洲的经济形成了一种耦合关系,它们彼此之间高度互补,相互促进。这种耦合关系可以用当今世界经济循环的“双环结构”来表达。所谓“双环”,其一是指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循环,其二则为中国与非洲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循环,在这双环中,中国是枢纽性的环节。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双环结构,在于发达世界已逐步进入一个后工业时代,其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已大为下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却迟迟无法对非洲国家形成拉动,即是明证。发达国家的经济循环主要是在彼此之间,以及制造业集聚区域——东亚——之间完成。而非洲国家的原材料只能对接于制造业集聚区,也就是对接于东亚,乃至中国。所以,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必以其整合进泛亚洲经济区为前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