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藏

白藏是《尔雅》给秋的称谓,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秋天收成,所以,《释名》解释秋为“就”,“万物就成”最贴切。而《礼记》引申出秋为“愁”的概念是,“愁之以时,察守义也”,认为整肃后才有收成,整肃就是审察是否守义的过程。

金秋

西方为金,故为金秋,金在四季的位置——夏至:金胎,金孕于火土之中,立秋:金相,秋分:金旺,立冬:金休,冬至:金废,立春:金囚,春分:金死,立夏:金殁。

少昊

秋对应西方,西方金色白,故称“昊天”,其帝少昊。少昊应是黄帝的长子,因他承袭了太昊伏羲的德行而称“少昊”。

贴秋膘

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烘烘,预示秋后天气能凉爽。老北京习俗,立秋日戴楸(qi$)叶(妇女儿童以楸叶剪成花样,取其秋意),吃莲蓬、藕,赏苿莉、枙子花,也要吃肉,“贴秋膘”。楸树下垂的细枝称“楸线”,陆游的句子:“摇摇楸线风初紧,飐飐荷盘露欲倾”,新秋初凉,多美!飐(zh2n)是风吹飘摇。

秋云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凉意爬上胳膊,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秋波正澄清,秋光轻浅,秋云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节将至,想“决决溪泉到处闻,一家松火隔秋云”,“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的境界了。

秋信

贾岛用“一点新萤报秋信”,秋正是在“飞光千点”的诡秘漫舞中悄悄地来的,呼应它们的,是千百种虫感应清气,使足了力气的求偶声。暑气未尽,繁星满天,树影斑驳,虫声鼎沸,初秋其实最有诗意。待进入中秋,凉意四侵,万物开始收敛而待刑杀,就听不到欢愉的虫声了。

秋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是野鸭。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此时那水让天滤成净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潋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为神玉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皆意境深远。

秋声

欧阳修的《秋声赋》,记得最清晰的竟是童子所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这是老杜的句子。树声为悲,悲声越满,天越孤高,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其实是李贺的诗意。

愁声

处暑是暑气止息后潜藏,“处”是止息。为什么止息呢?因为万物已经长成,它潜入地下,是不愿见它们随后即将凋伤、伤残而如血。处暑由此是夏的真正告退,熏风变金风,天高气爽、衣宽体瘦,亦是草木即将哀怨、虫声即将变愁声时。肃秋到,雁南飞,月寂寥,李白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令人感伤。

秋思莼鲈

秋思莼(ch%n)鲈,但莼鲈本都是春意之承载。我对莼之美好印象,其实源自袁中郎的描绘。他描述此物——枝如珊瑚,其冻如冰,清泠泠附枝叶间,清液欲滴。其口感香粹柔滑,如鱼髓蟹脂,清轻远胜。此物娇脆,半日味变,一日而味尽。可见文字之重要。莼羹真美处,确实在西湖边才能尝到,我喜欢新鲜莼菜的绿。

戾气

入秋后,戾气盛行,风飙戾戾,雾气霏霏,秋寒紧逼,庭树就肃然待落叶了。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戾是曲,是要逼迫着曲身相迎,要变人为在户下摇尾乞怜之犬。为人不愿为犬,就会抵触而变乖戾。乖本是违抗,违抗就会变态。再要逼迫,就只得施暴而变成暴戾,大家就都失态变成狂躁又无自主能力之犬了。

七是生命之数,人有七窍,人死后49天才能超度。七也是女人生理之数,《黄帝内经?素问》说,女子7岁肾气盛,换齿长发;14岁天癸至,始有月经;到49岁,天癸竭才形坏不再怀子。由此,七夕实为女子乞求生育的节日。这一夜不仅牛郎织女要鹊桥相会,西王母还要派七仙女下凡,其目的,都是为了延续传宗接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