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大学期间,某选秀节目红遍大江南北,那时我对这些节目也同样是一屑不顾,比如炒作、作秀。

某年某节目大火,很多人就开始骂了,说很假,完全在炒作。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作假、要炒作?为什么八卦杂志的销量比正规的音乐杂志翻几倍?人都有窥视欲,天性喜欢秘密,喜欢探寻不一样的东西,越是“狗血”越是能吸引人的眼球,就像电视剧和小说,如果没有情节,你会看吗?有情节,但是不波折,你会看吗?比如说很早以前的青歌赛,就全都是唱歌,从头唱到尾,又有多少人愿意看呢?

电视媒体人研究了观众心理学,有的放矢地去制造话题、制造故事或者八卦,果不其然,收视率高了,骂的人多,但看的人也多,反正只要有了收视率,以前我只是在台上唱歌,对这些并不关注,后来做了幕后才慢慢明白,很多电视媒体人,完全就是在拼命,基本不睡觉,基本没有休息,基本不吃正餐,基本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地干,基本……工资少得可怜不说,还要扣收视率。

我有个朋友,扣了一堆钱,你猜最后拿到手上还剩多少?一百二十七,人民币。

别不信,我没必要骗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绞尽脑汁地炒、编、想,为的就是迎合观众的需要,因为这样才有收视率,才有厂商来买广告,他们才能够有提成。不过我在这里要郑重说明,我丁克森本人在任何电视节目上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做一个正面教材,认真唱歌,好好讲故事。

当然,娱乐圈那么大,一定也有反面教材。我有一个“朋友”,他因为电视台和某唱片公司谈交换条件的关系,成为了我们节目中为数不多的签了唱片公司的选手,所谓的“交换条件”,就是一场黑幕。当年我们的节目很火,却没有一个选手被签约,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有小公司找我们,台里看不上就替我们拒绝了,但是最后大公司又没来,所以节目结束后,大小公司都没了,我们这些选手也就该干吗就干吗去了。

对于这种局面,台里也很没面子,因为他们还打算弄新的一期,但是,如果这一期没有一个选手签约出唱片,下一期还有多少人想报名呢?于是,电视台就和某唱片公司谈了个条件:只要唱片公司签了电视台人气最高的一个选手,帮忙出唱片,以后他们公司的艺人来电视台上节目,全部开绿灯,无条件优先。这就是“交换条件”。

我这个“朋友”如愿以偿地去了北京,签了唱片公司,后来还发了一张唱片。既然发了唱片,接下来就该宣传了,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也就发生了。某天我们看到一条有关他的新闻,说花了四百万打造新专辑,这简直就是瞎扯,接下来的新闻更加“狗血”,说李××怀孕了,我差点没吐血,但后面还有更猛的,说经过考证,×××为汉高祖的后人……我这次没忍住,血没吐出来,笑了个前仰后合……可想而知,这样下去,最后“朋友”会越炒越臭,×××一时间也成为了很多网络八卦论坛中傻帽的代名词,现在也基本消失了,偶尔上一些不要钱的通告。

祝他好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