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诗坛绽秀 (5)

其实,李清照并不是一夜成名的,她17岁在诗坛引起的轰动,恰恰是在她逐渐被人所知之后形成的。她的作品,早在几年之前便已在社会上传开了。不过,那些作品不是诗,而是词。

还在晚唐时候,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曲子词产生了。经五代时期的发展,至北宋时,词已成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学体裁。随着市井文化的发展,在宋仁宗天圣、景祐年间,词已成了当时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歌舞宴饮的需要和音乐的发展,许多文人成了热心为歌者写唱词的作者。比如柳永,他的作品在社会上影响之大,已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引文出自《余杭旧志》)。说白一些,当时的词,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在北宋那个特定的时代,作词已成了当时文人的一种时髦。自苏轼以后,词逐渐成了虽与诗有亲密血缘关系,但又与诗有区别的独立的文学体裁。人们作词,只有一部分是在为歌者服务,大部分却是在运用词这种新体裁来作新诗。词的应用范围拓展了,词人的个性风格也多样化了。由此而带来的结果是,词创作的艺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词的社会影响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胡适先生在论述宋词发展时,曾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胡适选编的《词选》):一为歌者的词(苏轼之前),二为诗人的词(北宋苏轼至南宋姜夔之前),三为词匠的词(自姜夔始)。宋词创作艺术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正是“诗人的词”兴盛的时期。

李清照恰恰出生在这个时期,成长在这个时期。这位有诗歌创作天赋的少女,自然也要在词这一新兴文学领域中一展自己的才华。

较早在社会上流传的,是李清照的两首写故乡生活的作品,一首是《怨王孙》,一首是《如梦令》。《怨王孙》写的是: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色山光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如梦令》写的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怨王孙》通过写秋日湖上景致,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绵缈之情。上片写景取神广远,视野开阔,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亲切之情;下片则改为纤笔细描,形象状物,表达了作者的依恋难舍之情。词中处处透露出一个聪明而又活泼的女孩子的灵气。比如,词中不说自己耽爱山水美景,却说是山水与人亲近;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不说自己不愿离去,却说鸥鹭恨人早归,把山水、鸥鹭都人格化了。这种主客易位的写法,是一种极为巧妙的构思。总之,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名不识愁滋味的青春少女献给大自然的一曲赞歌。

《如梦令》写的则是湖上活动的一个小片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瞬间。李清照把自己热烈的情感蕴于恬淡的画面勾勒之中,又在写静之中,出奇制胜地写活了动的场景。虽是一首仅三十几个字的小令,却形象地写了自己多样的心态变化——湖上游玩之高兴、误入迷途之焦虑(甚至有些恐惑)、奋桨急渡之紧张、惊飞宿鸟之惊喜。当读者正随着词中女主人进入情绪高潮时,小令却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了充分回味的余地。

这两首词中所写的人物形象,显然是少女李清照的形象。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李清照,是十分天真活泼、十分幸福欢乐的。她那时的作品,丝毫没有无计排遣的愁绪和哀世伤时的悲情,而是漾溢着欢快的青春旋律的。有的学者认为,李清照的《怨王孙》写的是大明湖,《如梦令》写的是溪亭泉。并由此推论,李清照青少年时代是在济南生活的。这一推论似可聊备一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