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巨变的清晨 9

我把这些画面都录了下来,反复看了好几遍,在脑子里琢磨起来。这种形状从空间力学上来说根本就不可能,难道是为了躲避雷达刻意设计成这样的吗?因为圆形的机身会全方位被雷达反射。黑色的外壳是因为张贴了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吗?即使看着它从地表垂直上升,也没有见它喷射出什么烟或气体。利用了反重力吗?不对,反重力不符合等价原理啊。肯定喷射出什么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了。人体承受不了的加速度,但是机器人却可以承受……

还有学者讨论的节目。看了一会儿就发现仍然有很多人怀疑他们真的是来自未来的机器人?因为几乎没有来自中国方面的报道,所以有人甚至怀疑“该不会是中国的新武器吧”?(凭现在的技术怎么可能造出那种武器呢?)“接下来日本将何去何从?”主持人提出了疑问。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全都不着边际、前后矛盾。很快我就看不下去了。细想一下,人类迄今为止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预想到的事情,专家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怎么说小松①和筒井②都是知名的科幻作家,说不定他们能提出什么有见识的看法。至少能提出什么周到的评论吧。

过了中午时分,角川书店的主编主藤雅章来电话了。

“东京现在怎么样了?”我问道。

“唉……不太平啊……编辑部的人也乱了阵脚想溜之大吉了……我们在这种状况下还怎么安心画漫画、做编辑呢?”

“啊,果然呀……”

“可是,我们也不能不工作啊……无论是杂志还是单行本都必须按照发售日程如期发行。”

“嗯,也是啊……”我苦笑道,“看来我也得好好写稿子呀……”

“那,《神的旨意》①写得怎么样了?”

《神的旨意》是写了一半的长篇科幻小说的拟定题目。写成后将是我第一部精装长篇小说。我是从前一年的年末开始写的,只写到第九章。从全书来看,也不过写了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写完。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为此发愁。

我一直喜欢妄想——“这个世界其实不是真的”。小说的灵感也源于此,故事还是与我感兴趣的超常现象和宇宙论相关。小说的设定是超智能生物创造的一个由电脑虚拟出的世界,那个世界的创造者,也就是“神”,通过超自然现象与人类接触。

写不下去有好几个理由。内容方面涉及到宗教、历史、世界局势等,有很多必须查阅资料,光这点就很费工夫了。另外故事基调阴郁,写着写着自己的心情也跟着郁闷起来。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写这类主题比较深刻严肃的小说。一写这个就想着写类似“银河游侠——美叶”这样轻松愉快的故事。

最令人困惑的是,写着写着我就开始怀疑《神的旨意》是否真的写得精彩。亨利·库特纳①曾在他的《我最精彩的科幻》中提过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个故事是我写过的最棒的,甚至比其他人写得都棒。”狂妄自大也好,最终失败也罢,库特纳的这种“精神错乱的陶醉状态”才能支持着作家保持创作的热情,继续写下去。

可是《神的旨意》花了我太多下笔的时间,那股热情已经渐渐冷却了。“也许会失败”,“写到这里就可以了吧”……带着这种疑问继续写下去就像背着沉甸甸的包袱赶路一样。

另一方面,还发生了今天这种事。

“发生了这种事,得更改故事情节了吧?”主藤问道。

“唉,岂止是更改,现在前后部分相互矛盾,完全不合逻辑了。小说中原本设定二○一二年世界将会变成一个电脑模拟的世界,可是现在保卫者来了,他们知道二○一二年根本不会实现什么电脑虚拟,虽然我也觉得不会实现,可是这样一来小说就前后矛盾、不合逻辑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可是写到这份儿上了,作废的话又很可惜,难怪进展不顺利……”

“嗯,我再想想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