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清廉的统帅(1)

除了做过十二年京官,曾国藩还多年带兵打仗。我们都知道他一生做的最主要的事是镇压太平天国,具体地说,他创建湘军,(从咸丰二年底到同治三年)和太平天国打了近十二年的仗,最终挽救大清王朝于危亡之际。那么,带兵打仗期间,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水平如何呢?

曾国藩的湘军大帅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是从咸丰二年底到咸丰十年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止,也就是他以在籍侍郎身份带兵时期。为方便起见,我将这一时期称为“湘军时期”。第二阶段,则是咸丰十年到同治三年,以两江总督身份带兵时期。

咸丰二年腊月十七,离过年只有十三天了,从北京回到湖南乡下老家正在为母亲守孝的曾国藩却在这个时候告别了老家,匆匆赶往省城长沙。原来,几天前,咸丰皇帝给曾国藩下了一道上谕。因为太平军席卷了两湖地区,咸丰皇帝特别着急,命令在家守孝的曾国藩出山帮助湖南官员兴办“团练”,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训练“民兵”。曾国藩从此墨绖从戎,从一位文官变成一位武官。

在京官时期,曾国藩曾经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不过作为一个穷京官说这个话,其实有点放空炮的意思,因为京官就是想发财也没什么机会。然而,从带兵打仗开始,这个誓言可就真正要受到考验了,因为在晚清时代,带兵是最容易发财的途径。换句话说,晚清军队非常腐败。

那么晚清军队腐败到什么程度呢?晚清军营存在着很多怪现状。第一个怪现状,就是士兵普遍都有第二职业。这些军人一边当着兵,一边还忙着别的事,有人经商做买卖,有人种地,有人杀猪,有人开茶馆,还有人在市场上卖鱼卖肉……鸦片战争期间的定海县官员向上级汇报,当时定海的军人,有一半的真正身份其实不是军人,而是理发匠,是修脚工,有的还是仆人。林则徐也在一封奏折中向皇帝汇报说,鸦片战争期间,长沙的士兵们忙着照顾自己的买卖,没心思好好打仗。他举例说,长沙青石街的双美茶室就是四名绿营兵合伙经营的。其实这种情况清朝皇帝们心里也很清楚。比如嘉庆皇帝在上谕中就曾经讲过,士兵们不会打仗,就是因为他们“在外兼习手艺,训练生疏”。

那么,原本以打仗为职业的士兵,怎么会出现“小贩化”倾向呢?

这也是清代“薄俸制”惹的祸。

我们前面讲过,清代对文官实行“薄俸制”,就是给他们开很低的工资,其实军队也是这样。

清代一名普通军人的收入是多少呢?绿营兵平均每月收入白银一两三钱六分,此外还有大米三斗,加一起也不到二两银子。我们要注意,这不是一个人的收入,因为那时候妇女不工作,所以军人还要养家糊口。这点钱,按今天的币值,不到四百块钱,养活一家人,根本不够。所以清代军队才出现经商潮。士兵纷纷经营第二职业,忙着挣钱糊口,军队训练的时候,他们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就雇人顶替自己。所以清代史料说,操练之时“兵丁等往往正身不到,私自雇人替代,有名无实”。你说这样一支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呢?这是第一个怪现状,士兵经营第二职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