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问一所小学的时候,我发现,“麦当劳叔叔”在孩子中非常受欢迎。68个接受我访谈的小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能认出这一人物形象;在谈到他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得非常激动。孩子们说,他们之所以喜欢“麦当劳叔叔”,因为他集好笑、绅士、亲切于一体,有些人还强调,他非常懂得孩子的心思。在这些孩子中,有1/3的人觉得“麦当劳叔叔”是从美国来的,其他孩子则认为他来自北京的总部。当被问到关于麦当劳的最有趣的经历时,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说,他曾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和4个朋友一起到麦当劳庆祝生日。他们事先预约了座位,当抵达时,“麦当劳阿姨”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还与他们一起吟诗、唱歌、玩游戏。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说,她最开心的时候,是在餐厅的扩音器中听到自己名字,并受到生日祝福的时候。在我即将结束访谈的时候,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冲我跑来,并问我:“你是‘麦当劳叔叔吗’?”我回答:“不,我不是。怎么了?”孩子答道:“你的眼睛和他很像!”为了证明自己的话,男孩拿出一支“麦当劳叔叔”赠送的笔,上面有一个小汉堡。我随即恍然大悟,对于男孩和他的朋友们来说,“麦当劳叔叔”是真实存在的,并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们如此喜欢麦当劳,部分地、间接地和我前面谈到的美式文化和现代化有关。正如前文所说,有一大批成年人是被他们的孩子或孙子带进麦当劳的,此后,即使他们不喜欢这类食物,或经济上难以负担,但他们仍会应孩子的要求去麦当劳。问题是,为什么孩子的愿望成为如此有力的动机?当然,父母的溺爱(计划生育的影响又加重了这种溺爱)是原因之一。不过,一位时常和女儿一起去麦当劳的母亲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这位女士告诉我,在花了一年的时间“适应”后,现在她已经能享受洋快餐的乐趣。现在,她至少和女儿一周去两次麦当劳。当我问及是否觉得价格过高的时候,她说,鉴于这是一家美国餐厅,这样的价格尚能承受。她还说,“我想让女儿能多学习美国文化。她现在正在上英文打字培训班,我打算明年就为她买一部电脑。”显然,对于这位母亲来说,吃汉堡、薯条,和学英文打字和电脑技巧一样,是让女儿接触美式文化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她希望女儿不仅学习现代社会需要的技巧,同时也要懂得享用现代食物,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懂得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成功人士。如果女儿喜欢的是“低级”食品(比如中国农村常见的五谷粥之类),母亲还会心甘情愿地实现女儿的要求吗?当然不会。
在当代中国,这样的妈妈随处可见。面对孩子的需求,家长们通常有理性的考虑。尤其是对那些中年人来说,他们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只能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们能实现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因此,父母们用各种方法鼓励孩子学习各种现代社会的技能(钢琴、电脑……)并省下钱来满足孩子对现代食品、衣物、玩具各方面的需求。即使孩子们已经到大洋彼岸留学,父母们依然如此。多位刚来美国留学的孩子告诉我,远在中国的父母提醒他们要多吃奶制品,他们相信是奶制品让美国人强劲有力。在这里,食物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力量。父母们之所以如此在意孩子们,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们的生活比自己优越。正如杰克·古迪(Jack Goody)对非洲社会饮食文化变迁的研究指出,饮食消费模式变迁的原因之一,是父母将孩子视为未来的投资,是“努力维持并提高他们人生成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