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战役很快就被平息了。贾母当面骂走贾琏后,第二天又当起了和事佬,并且明显偏袒贾琏。为什么说是袒护贾琏呢?我们先看看贾母是怎么给这次事件定调的,她怒斥贾琏:
“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地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要不是我,你要伤了他的命,这会子怎么样?”
从贾母的话可以看出,她对贾琏背着王熙凤搞婚外情的事只字不提,而是将矛盾点集中在贾琏打老婆的细节上。但是,贾母再怎么偏袒,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贾琏与鲍二媳妇偷情,确实是摆在桌面上的客观事实,贾母将如何面对这个核心情节呢?
在定了基调以后,贾母继续数落贾琏:
“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你还不足!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为这起淫妇打老婆,又打屋里的人,你还亏是大家子的公子出身,活打了嘴了。”
这是在谴责贾琏道德败坏吗?我看倒像是埋怨贾琏不长眼,要偷也不偷个好的。贾母在整件事情上刻意偏袒贾琏,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那么,贾母为什么要偏袒贾琏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男尊女卑”的习惯性思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普遍共识。贾母轰走贾琏后,就安慰王熙凤: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
不要说贾母这个久经风霜的世家千金,就算是王熙凤这么个烈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社会习惯思维的影响。事后,贾琏问凤姐:“昨儿谁的不是多?”凤姐竟“无言可对”,平儿也只能一笑了之。也就是说,王熙凤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逃脱不了这种社会的惯性力量,她的“婚姻保卫战”不能看作是女权主义的抗争,她的斗争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
第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家庭规则。作为贾家的媳妇,王熙凤只生了巧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贾琏生儿子,可以说是“罪莫大焉”。其实王熙凤怀过儿子,第六十一回平儿劝解王熙凤,其中有这么一句:
“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