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班底(3)

由于战乱,上海的厘税有所减少,但湘军、淮军和常胜军却在不断扩张,日费万金,罗掘俱穷。为了争夺军费,李鸿章与吴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七月间,李鸿章给曾国藩写信说:“外国防费及炮勇、华尔所部口粮,月需十数万,从前税款尚不敷用,来日大难,不知何以为计。鸿章所统水陆及沪松裁剩兵勇,专指厘捐,向来所入月十余万,商怨沸腾。鸿章力求核实,月入或稍增加,遑恤人言。吴道仍欲抽作洋兵之用,鸿章每坚持拒之,若稍放松,沪军断难存活。米价十余千一石,水陆各营月须六千石。在陈之厄,吾师能代为设法否?”

李鸿章陆续把心目中的正派人士调到上海,就是为了多布棋子,多围真眼,准备对江苏的吏治来一番大扫除。他看准了,要整顿吏治,必须从扳倒吴煦入手;要扳倒吴煦,必须从查账入手。吴煦一直把沪饷的细账捂得死死的,谁也不准看,李鸿章愈发断定里面有鬼。某日夜晚,李鸿章没打招呼,便单人匹马,踏月直赴吴煦道署。吴煦仓促出迎,两人说了几句闲话,李鸿章忽然不经意地问道:“我忝为巡抚,而此间所收税厘确数,尚未周知,听说你有简明计簿,可否借我一看?”

吴煦一时想不出什么托词,只好取出十几本给他看,以为他来做客,一时半会儿也看不了多少。李鸿章翻翻说:“当尚不止此。”吴煦又取出几本,李鸿章又说:“还有。”如是者再三,李鸿章起立说:“此事条目繁重,非今夕所能看完,我将带回去细看。”没等吴煦反应过来,他已从怀中取出一块包袱布,把账簿统统包起来,然后一揖而别。吴煦措手不及,眼睁睁看着李鸿章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捏住了吴煦的账簿,就等于捏住了他的死穴。随后,李鸿章开始弹劾一些失职与贪渎的官员,剪除吴煦的羽翼。

七月九日上谕:“李鸿章奏,甄别道府州县等官,请旨惩办,并勒缴银两等语。常镇道高长绅玩视关务、畏葸无能,升用道候补知府吴云逢迎圆熟、毫无实际,升用道候补知府俞斌藉公肥己、行同市侩,知州衔候补知县闵钊钻营把持、居心猥鄙,均着即行革职。俞斌经办各捐局,声名最劣,获利最厚,并着勒令先缴银二十万两,以助军饷。其余被参各情,仍着李鸿章会同曾国藩查明定拟具奏。华亭县知县何焕纶办事颟顸,娄县知县罗振家颓惰偷安,均属难期振作,着一并以原品休致。”

其中吴云、俞斌都是专为薛焕、吴煦办理厘捐、招抚等事的。把他们清除后,李鸿章调王大经总办牙厘局事,把吴煦的权力夺去大半。他心目中,取代吴煦的最理想人选,就是与他同年进士的郭嵩焘。刚到上海想撤换吴煦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郭嵩焘。当时他写信给曾国藩说:“当世所识英豪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为最。”

风评甚差的杨坊,预感到李鸿章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四月间便自请开去苏松粮道缺。李鸿章马上向朝廷保荐郭嵩焘接替杨坊:“苏省吏治凋敝,监司大员,必须有文武干济之才,廉正敦懿之品,为之表率,庶可渐挽颓风。查湖南在籍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常识闳通,志行坚卓……可否仰荷特旨,将郭嵩焘擢授江苏司道实缺,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均能有所裨助,且与上下游楚军亦易联络。臣前在安庆曾与督臣曾国藩商及,兹因苏松粮道出缺,附片密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