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峨眉武术的形成期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历史上三次南北武学在巴蜀大地的大融合以及道家养生功,佛门修习禅观之法为峨眉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战国中期。公元前329年。秦王(惠文)派大将司马错率军伐巴灭蜀,……并多次“移秦民万家实之”。由此,大量的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武艺注入四川,与巴蜀文化、巴蜀武术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
公元221年,刘备,关羽,张飞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大量的北方文化和武术,中原文化和武术再次注入四川,与巴蜀文化和武术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融合。
明代张献忠(公元1606-1646)于崇祯十七年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张部游击官兵将大量中原武术带入四川,与巴蜀武术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融合。
峨眉武术的发祥地峨眉山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道转佛的过程,这也峨眉武术独特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峨眉山由道转佛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元980年,宋太宗赵光义遣使铸造了重62吨,高7.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以及三千铁佛供奉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从此,峨眉山便以“普贤道场”蜚声海内外。
峨眉山经历了由道转佛的过程,与其相邻的青城山,成都青羊宫仍为古今道教圣地。峨眉武术处于这种“佛”“道”之间,“内”“外”之间,加之历史上的三次与楚越、北方、中原武术的大融合(近代的融合如抗战时期等尚未计算在内),峨眉武术取百家之长,汇百川而成大海的技术特点自然就非常容易解释了。
四
在明清武举制和历代打擂比武制推动民间练武的过程中,承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渝舞”,唐代峨眉田道士的“元鹤舞”,松潘羌族樊梨花的梨花枪,宋代大文豪四川眉山人苏轼的气功著述《苏沈良方》,峨眉长老德源撰写的《峨眉拳》、峨眉高僧白云禅师的《峨眉十二桩》,明代四川(安徽?)新都县著名军事家程冲斗的峨眉枪法,白眉棍法、巴子拳棍、囚拳,历经北宋青城山茶农王小波、李顺起义造反建立大蜀农民政权的战争洗礼,元代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清代白莲教义军入川斗争为峨眉武术带来的发展契机,至此,峨眉武术已成熟地发展为鼎立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之一。
这一时期,峨眉武术更强调功与技、内与外的结合,所谓“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打拳不装桶子(内功),必定是个空子(门外汉)”。明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右佥都御史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嘉靖会试第一名),曾观峨眉道人练拳,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见《荆川先生文集》卷二),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人的精湛正功。其硬功,一顿足则“崖石迸裂惊沙走”,其武技“拙里藏机人莫究”,其盘功柔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其内功修为“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从起势到收势,变化莫测。峨眉武术椿技一体,后发先至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吴殳著《手臂录》云,“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枪法中包括治,……攻守、审势……破诸器”等篇。
明末清初,峨眉武术拳种流派已大有发展,晚清湛然法师所著的《拳乘》(残本)开篇就有:“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风义满江湖”的诗句。“一树”指峨眉。“五花”是指灌县的青城,丰都县的青牛,通江县的铁佛,开县的黄陵和涪陵县的点易等五个当时袍哥组织连络的堂口地名。“八叶”是指当时影响最广,传人最多的“僧、岳、赵、杜、洪、会、字、化”八大武术门派。但《拳乘》(残本)注释中未肯定“僧、岳、赵、杜、洪、会、字、化”等“八叶”就是“峨眉武术”。
除这八大门派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门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人,有的甚至遍及国内外,如明代嘉靖年间由峨眉山碧云、静云两位法师传授下来的八盘掌,经河北文安县董海川在清代靖庆末年来川习学,苦心习练,结合自己游历江南习学的各家拳法之精华,经八年而创编成“八卦掌”,现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又相传峨眉山万年寺旁一道长,在深山观察群猴互斗及蛇兽相搏之态,取猴的机灵和蛇的柔猛融入拳中,创编出“火龙滚”“四平拳”等为主的拳术,因万年寺楹联中有黄林二字,遂取名为“黄林派”。清末仙峰寺大空法师及神灯长老和九老洞清虚道人合作创编了一种吸内外家之长的拳术,因太空法师禅修在子午二时,故称“子午门”。“侠家拳”是侠客李胡子从峨眉山学去的,“白眉拳”是峨眉山白眉道人所创,此二拳现流传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此外,不少由全国各地流传来川的各种拳派,在与峨眉武术多年的交流,融合中逐渐被同化,慢慢也演变成为峨眉拳系中的成员,为峨眉武术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武内涵。
五
在风格特点上:少林武术的主要以朴实无华、内静外猛、勇猛强悍著称。以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而形成一种技击性强、利于实战的风格。以拳打一条线、威发卧牛地、声如雷、势如火、动如闪电,打人不见形、打了还嫌迟、拳打一气连等特点,而独创一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
武当拳以内养行气、外柔而内刚、制敌自卫为目的,其技击原则是舍己从人,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乘势借力,要求斗智不斗力,尚意不尚力。在对敌时,要求化去对方的劲力,而不宜以硬对硬(贵化不贵抗);步走弧形(圈步),进以侧门(从敌方身侧抢进);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心息相依,闪展巧取。
峨眉武术显著的特点是:内修外练、刚柔并济、桩技一体、形神和一、出手指掌当先,身法柔灵步为先,五峰六肘活为先。技击上讲究擒拿封闭,背锁刁揉,钩弹针踢,吞吐浮沉,后发先致,实战中要求粑粘联钩搭、套托随绷挤。
以上为吴信良先生所叙述的峨眉派概况。
吴先生说峨眉武术起于彭祖及武王伐纣时之巴渝舞,自然是不可信的。正如崆峒派上推于黄帝问道于崆峒、武当派上推于张三丰、少林派上推于达摩那样。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武打搏击活动,这是无疑的,但一个门派可不可以溯源到北京人山顶洞人呢?这样溯源,虽能满足一个门派的心理需求,实际意义其实不大。彭祖是否真有其人不可知,是否真活了八百岁,更难以遽信,考证他姓氏名谁,岂不难哉?武王伐纣的年代,至今史学界都还没法子论定;伐纣时具体如何作战,自然更不可考。欲由此上推峨眉武术之起源,同样是渺茫的。因此我觉得吴先生所述第一段,视为峨眉派自家之一种传说可也,不可当真。
第二段叙述峨眉十二桩,谓起于南宋建炎年间白云禅师,我以为也是依托。
吴先生本人精于桩法,他对峨眉派功法的描述也很着重桩功,且以“桩技一体”为峨眉武术之特色。我看他的桩法,确实十分精妙,可以如太极拳那样化劲。
可是我总觉得强调站桩并非古法,早期拳谱或拳派均无独立说桩法或以站桩为练功重点的。南少林所谓扎马,功能与站桩并不相同。近年受大成拳、卢氏结构之影响,许多人开始把站桩当成主要的功力训练方法。我怀疑峨眉派强调十二桩也属于近时潮流,绝不起于南宋。十二桩,吴先生虽说其理可通贯于各支派之技击中,但恐怕峨眉各支派也不通习。例如我前面说过的白眉拳就根本无此说;吴先生所举源出于峨眉却流行于广东香港之侠家拳,亦然。
至于第三段吴段说的峨眉武术三次历史大融合,只是就历史形势说。判断因民族人口迁徙与战争因素形成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或峨眉山佛道兼融,使得峨眉武术得以博采众长。可是这仅是事理上的推论,具体指什么武术兼融了佛道、综摄了南北,则还没指出例证。故这也仅可视为峨眉派对自身武术的历史想象。
第四段说峨眉派在明清及近代之流衍状况,第五段分析少林武当峨眉武术之异同,则很值得参考。但此处所讲,毕竟只是原则,实际作用于搏击中之情况,恐怕还得去看他《峨眉功实战精择》或实用踢打摔拿诸书。
不过,依吴先生所著各书看,散手虽皆精巧实用,可是峨眉似乎不像少林或武当那般,拥有代表性拳种,武技之特点仍不够明显。因此,如何结合峨眉十二椿,形成一个桩功、拳套、散手整合的体系,也许还需像吴先生这样的高手再予筹思,才能使峨眉派更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