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武帝《秋风辞》:“怀佳人兮不能忘。”《文选》六臣注:“佳人,谓群臣也。”
五、赵彦博《今体诗钞注略》:“按公《怀李德素》诗:‘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
六、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此佳人乃指知音之人,非妇人也。
七、《唐宋诗举要》:“《晋书·阮籍传》曰:‘籍又能为青白眼。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上句用子期、伯牙故事,自然是主意;但“朱弦”影带“一唱三叹有遗音”之意,兼示伯牙琴音之妙,关合这故事的前一半。史说“不知谓谁”,是以为“佳人”实有所指;而这个人或已死,或远离,都可能的。但鲁直也许断章取义,只用“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语,以示锺子期已往,世无知音;所谓“佳人”,便指的锺子期自己。这么着,他似乎是说,琴弦已为锺子期而绝,今世哪里会有知音呢?青眼的故事与琴和酒都有关合处;鲁直也许是说嵇康的《广陵散》已绝《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世无可加“青眼”之人,“青眼”只好加到美酒上罢了。这两句也许是登临时遐想,也许还带着记事,就是“且喝酒”之意。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一、马融《长笛赋》:“可以……写神喻意……溉盥污秽,澡雪垢滓矣。”
二、伏滔《长笛赋》:“……近可以写情畅神……穷足以怡志保身。”
三、《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音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四、夏竦《题睢阳》诗:“忘机不管人知否,自有沙鸥信此心。”
鲁直是洪州分宁县人,去太和甚近,而说“万里归船”,不免肤廓;此当是杜甫影响,因为甫喜欢用“百年”、“万里”等大字眼,但他用得合式。两句以思归隐结,本是熟套。“弄长笛”似乎节取马、伏两赋义,与归船相连,却算新意思;“白鸥盟”之“盟”,也似乎未经人道。“此心”即“心”,“此”字别无涵义;心与鸥盟,即慕“无为”,思“忘机”,轻“齐智”庸俗之人,鄙官事之意,与全篇都有照应。
(选自朱自清的《诗言志辨》,开明书店,
1947年;原载1934年《中学生》第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