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绿枝一梢红(5)

云冈石窟“不仅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迹”,鲜卑族将原有雕刻专长,与印度笈多艺术、西北各地石窟寺雕塑技艺及汉族传统雕刻技法熔于一炉,创造出了惊艳世界的艺术珍品。海德格尔赞美“德国人是作诗与运思的民族”,云冈石窟让我们相信和钦佩,拓跋鲜卑正是这样一个善于艺术思维的马背部族。

笈多艺术是古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一种融合和发展,间接吸收了希腊、波斯等国的雕刻艺术营养,其造像风格端庄圆润,薄衣透体。昙曜五窟中第16窟大佛水波纹状肉髻,第18窟大佛和南壁胁侍的袈裟,第20窟露天佛以及第8窟“鸠摩罗天”的造型特征,都波漾着笈多艺术的流风。

昙曜五窟穹隆顶呈马蹄状,酷似印度草庐式窟形。马蹄状几何曲线,缓冲水平风力,有助于最大值营构面积和空间。云冈第9—13“五华洞”窟前四根石柱,实为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常见廊柱的创新移栽,令人想象的视屏,闪回希腊帕提农神庙与雅典娜神庙的影像。

入得北岳恒山金龙峡,仰头峭壁万仞间,但见一寺凌然若霞,两翅楼阁翼然若鹰。绝!悬空寺——天下第一寺!海市蜃楼,幻景梦境。登斯楼也,仰则心惊,俯必魂颤,“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此寺与云冈石窟一样,乃北魏又一千古绝唱之作。

《悬空寺之空》:好一个悬,好一个空!因悬而妙,玄妙无穷,竟在一个“空”字。

空相之空,非空之空。空中有物,物中有空。无空无物,无物无空。物因空生,空因物活。物如火,空若焰;物如花,空为香。因空生物,物便空;因物生空,空则灵。空灵何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是也。

空物空色,尽在空心。驱除烦恼心界空,留得空心盛白云。佛家《心经》说,“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包括“受想行识”;“诸法空相”,“空中无色”,包括“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如此,便“心无挂碍”,灵魂超拔,以至“究竟涅槃”。

心也无物,物也无心;物也无物,心也无心;无心无物,空心空物;无无心物,无无空空。《论语》里有“空空如也”句,另有成语“空空无余”。《红楼梦》里空空道人在青埂峰下读到一文“石头记”,遂“抄写回来,问世传奇”,并“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无独有偶,巧为书缘,吴承恩将《西游记》里唐僧大徒弟,那个手持金箍棒的孙行者即取名为“悟空”。而同为唐代高僧的德山宣鉴,一日来到湖南澧阳,向一个卖饼子的婆婆讨“点心”买。婆婆指着他的担子问:“你挑的是些什么书?”“《青龙疏抄》。”宣鉴无心回答。“讲的什么经?”“《金刚经》。”婆婆:“我有一个问题,你如果答得出来,我就施予你‘点心’;回答不出,你就挑着这些经书到别处去吧!《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上座您要点哪个‘心’?”后来宣鉴悟到:“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