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埋头苦干 1

勤奋就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是人们一直推崇的优秀品质。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可见,勤奋是人们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我们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要求自己勤奋勤奋再勤奋。而我们表达勤奋的方式通常就是埋头苦干,认为对自己手头的工作,只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就是勤奋。

随着时代的发展,勤奋的定义早就有了改变。埋头苦干并不能完全代表勤奋,单靠埋头苦干便有所作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时代的勤奋精神包含了很多要求。不可否认,在农耕时代,埋头苦干是最重要的素质,也是体现勤奋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在那个完全依靠手工作业的时代,你锄两个小时的草和锄四个小时的草,差别是很明显的。你想生活得更舒适,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古往今来,很多成功者就是靠勤奋取得成功的。因此,在现代职场中,很多员工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奋来引起领导的重视。确实,勤奋工作不是靠嘴上夸夸其谈就能体现的,而是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的。而这个实际行动又该怎样体现呢?很多员工会说,勤奋工作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不就是不停地工作,加班加点儿地工作吗?其实,这种认识是对勤奋工作含义的误解。埋头苦干并不完全就是勤奋,不具备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工作的能力,反而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

首先,勤奋并不等于埋头苦干。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经验,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我们才能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勤奋。而要做到真正的勤奋,首先需要我们用心工作。只有用心工作,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竖起耳朵去倾听别人的建议,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学习,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

其次,勤奋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善于思考。这一点是很多埋头苦干者很难做到的,千万不能小看思考的价值。一个善于在工作中思考的人,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到工作的方法和规律,克服困难进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提起大野耐一,想必很多人不会陌生。这个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复活之父”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既没念过MBA,又没有读过多少经济学著作。但是,他在管理方面的理念却被称为“大野耐一精神”,而他自己也被称为“生产管理的教父”。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他对勤奋工作的理解就是“勤学好问,遇事留心”。大野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遇到任何问题他都要连问五个“为什么”,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野还是车间学徒时,有一次,工厂的机器突然停止了工作。大野就问旁边的工人: “为什么机器会停止工作?”那个员工回答:“由于负荷太大,保险丝断了,所以它才会停下。”大野接着问:“为什么负荷会太大呢?”那个员工很不耐烦地回答:“是因为轴承部分不够润滑。”大野又问:“为什么会不够润滑?”那位员工不愿意再回答他的问题,大野就去向其他员工请教。原来是机器里面没有安装过滤器,粉屑进去后,导致油泵磨损松动,不吸油,才会造成机器不润滑,负荷增大,进而停止运转。大野通过自己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终于弄懂了机器产生故障的原因。而针对这个原因,很快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