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历史的上游 (2)

在具有历史意识的中国,文化传统不会轻易地消亡。但京剧作为高级形式的音乐剧,当普通爱好者们开始学习它时,它们的确消亡了。”美国《时代》周刊在他们的旧杂志里记录样板戏出现的时候,把责任推到了我们熟悉的一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这种试图创新的剧目反而造成了京剧的衰退。但有一个事实是:在今天,生存艰难的国剧——京剧仍在依靠20世纪60年代的这些旧剧目来振兴。这些红色旧剧一部分被作为国家艺术经典与那些旧的京剧相提并论。1970年左右的《时代》周刊对此忧心忡忡的理由是“二百年来,京剧不但是所有中国歌剧风格中最受欢迎的,而且确实是一种全国性的娱乐消遣。故事情节是一些类似于有关皇帝与嫔妃、学者与琵琶女等类的传说。穿着精心制作的服装并精心化妆的演员们通过一系列程式化的姿势、规范的手势来表达他们的性格例如,将两手收拢到一起的动作来表示关门)。尽管对西方人来说听起来刺耳,但那唱腔是经过微妙处理过的,充满艺术名家的风范,中国观众听了都拍手叫好。

1949年后,同其他艺术一样,京剧遭受到了‘选择性的革命’。能在中国多数剧院正规上演的传统京剧仍然是屈指可数。她(江青)正在忙着破坏这些作品。江青意识到艺术应该‘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以她亲自监督新‘革命’歌剧本的创作,这样把歌剧舞台的目的由艺术性的转向了政治性的。

这八部样板作品不止在一个方面具有革命性。京剧的其他传统要素,除了唱腔,都已消失。表演者化着淡妆,穿着朴素的棉外衣。不加渲染的现实主义取代了过去象征性的仪式。乐谱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圣歌和感染力。”

网络上关于样板戏力量的某篇文章介绍称:“从人类学的角度,当一个国家人口过多时很容易造成标准庞杂,需要‘样板’。问一下现在50岁至60岁的中国人,很多是在看样板戏时被介绍对象并定下终身的,很多人决心像样板戏那样过上革命生活,‘样板戏’——成为生活的惟一标准,是原因,也是结果。”

但是“样板”离生活太远。有篇文章回忆:“我的姨父,一位14岁就参加红军的‘老革命’第一次看完《红灯记》后就大发牢骚,‘奶奶个熊,都像李玉和那样跟敌人打交道,地下党人早就全被抓进牢里了。’他认为,样板戏中的革命者形象太假、太理想化,完全不符合革命现实的情况。但‘样板戏’仍然大行其道,以至于我们小时候都认为革命者全长得那么漂亮,不漂亮的一定是叛徒王连举或伪军胡传魁。”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对于道德模型与革命世界进行模块化的年代。雷锋、圣歌,或者英雄,包括样板戏,几乎前进的路上到处都树着需要学习与复制的样板。样板戏作为一个极具意味的词在那个年代出现了,并成为某种象征。

中国人是有“样板”情结的,在“样板戏”之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样板,比如说经济上的“XX模式”,比如说城市建设中的“仿古一条街”,当然最直接、最具体的就是楼市的“样板间”。

而样板戏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中国戏剧的一个样板间而已。

在京剧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上,样板戏无疑是规模最大的一场变革,用京剧来表现革命是一次巨大的创新。唱腔、道白、服饰、道具以及音乐均大不同于以往,而西洋管弦乐器的加入,一改传统京戏“三大件”单调的表现手段。试想杨子荣“打虎上山”那段唱腔,如没有管弦乐队高亢雄壮、淋漓酣畅的伴奏,效果定会大打折扣。不过,刚有余而柔不足却是它们的通病(好在用不着表现爱情题材),这也是风气使然。

读书导航